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第十章主要讲的是什么_落池主要讲的是什么

第十章主要讲的是什么_落池主要讲的是什么

作者 行者道恒 领导力道场

第十章

【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槫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③,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④?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⑤?

生之畜之⑥,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⑦,长而弗宰⑧,是谓玄德⑨。

【注】

①载(zài):装载,承载。营:一种滋养之动力。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

②槫(tuán):聚结。

③涤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

④雌:即宁静的意思。

⑤知(zhì):通智,指心智、心机。

⑥畜(xù):蓄,养育、繁殖。

⑦恃(shì):依赖,仗着,仗恃。

⑧长(zhǎng):生长,生养。宰:主宰、干涉。

⑨玄德:奥妙深邃之德。

【译】

使精神和形体合一,能做到一刻不离吗?呼吸至柔至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心中杂念,能做到无一瑕疵吗?天门的开合能做到随意而成、悄然无声吗?明了事物真相,能靠智慧体悟而不用智力辨析吗?

【解】

人们对本章的解读,自古至今乱纷纷,只因奥妙迷障人。

前面讲的是宇宙有道,人应该怎样做才是顺应、符合道,本章转而讲“修道”,在打坐中应注意的事项。需注意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是从宏观上,大而总地讲修道的总则,并没有具体讲一步一步的做法。因此,后人在这个总则指导下,不同的人悟出了不同的方法和具体招术,于是就形成了修道上的诸多门派。

第一段: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槫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一段非常直白,但却被人们误读很深,一则是因为涉及到了入定,定中的玄妙,一般人不懂也不相信;二则是修道的术语对常人来说比较陌生,不明白,所以就牵强附会的理解。

第一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魄,是对人的神识与魂魄的笼统的叫法。老百姓说人有三魂七魄也是个笼统的叫法,实际上构成人生命的因素非常复杂,这么精密庞杂而又极其智能的系统,怎么可能就只是一堆筋骨肉碳水化合物的组合这么简单!从系统功能上讲有各负其职的生命,协同运作各个大系统,所以,才有身体的自动代谢与成长,人才能不用操心地使用这个身体,如同司机开车一样。从能量转换上讲包括精、气、神,“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深层含义就是指这能量转换的结果,即人体丹田之精华与五脏之气向上升,到泥丸宫供能量给元神(真正的自己),将来超凡脱俗,这是“逆行”;精与气下走,则会变成男女生殖的物质,结合后成为人,这是“顺行”。逆,是自己的元神主导;顺,是身体的欲望控制。

老子这里说的“载营魄抱一”是指自己的心,要装载住身体与元神,使其合一,就是说身体由元神主导。这里的“一”,很多人解释为“道”,这是不对的。因为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之说,“一”是“道”所生,而不是“道”本身,区分的很明确。前面我们解释过,“一”是指各个境界的本源物质——水。

“能不离乎?”,指不被其它的生命包括随遗传而来的肉身上的欲望所干扰,身、神不分离。这个非常关键!因为当你不在控制身体的时候,必然是别的生命控制。当你的心不在炼功的身体上,而在想别的事或迷糊的时候,那炼功的是谁?就如你吃饭时在想着生意,那享受这顿饭的是谁?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时,就食之无味,那是因为吃饭的不是自己,而是身体内其它的生命。达摩面壁九年,睡着了一样,那面壁的是达摩吗?也是,也不是。说是,因为他身体内的一切生命名义上都是他;说不是,因为那些生命真的不是他自己的元神。很多年前,有个老太太跟我炫耀,说她看电视时心里都在念阿弥陀佛。我觉得很是悲哀,一是她没意识到这是多么的不尊重;二是她自己在看电视根本没念,念的是别人,她却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在念,她的心在哪里她都没想明白。

第二句:槫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大多数版本用的是“专气”,也有写成“抟气”,我认为都不妥。无论“专”还是“抟”,都是有意识地去做,而不是自然。老子一直提倡顺乎自然,在修行上也不会让人刻意为之。所以我认为帛书本用的“槫”是合适的。槫气,就是聚集气的意思。道家很多门派打坐讲究聚气于丹田,所以他开始要练习调息,成习惯后就进入自然而然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很像婴儿睡觉一样,无声无息,至微至柔,因为他的呼吸不仅仅在鼻,汗毛孔也可以,甚至涌泉穴也可以,因为丹田上可通泥丸,下可通涌泉。庄子在《大宗师》一章里写道:“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第三句: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洗净污垢称之为涤,扫去尘埃称之为除,泥丸之成像如镜的区域称为玄鉴。

保持身神合一不游离,需要强大的正念驾驭。定,源于静;清静的内心,源于净。让强大的元神时时能识别真我与假我、正念与邪念。真正的“正念”修行,就是强大元神意识的过程,是“净化”的过程,是去伪存真的过程,即用自己强大的正念,压制“非我”因素,直至清除它们。

人的大脑,实际上只是一面镜子。确切说,人看东西,不是眼睛成像,眼睛只是个摄取物体影像的镜头,它将信号传输给大脑中间部位的松果体(泥丸宫),在这个区域成像,人的元神看到的是这里的影像。所以,松果体中的这个成像区域就如同一面镜子一样。任何信息传送到镜子上,人都以为是自己的或自己想出来的。所以,来自身体上的信息、感知到外部的信息,以及干扰信号,都会被认为是自己。身体内的生命繁多而且复杂:肉身上有先天遗传过来的欲望、脾气、秉性;构成“心”的因素主要是后天灌进的各种思想、观念,它们形成了人的思想身体,就是所谓的“人格”之真实存在,这些生命有的非常强大,表现为固执、执着,人甚至能为此付出生命,实际上是大脑被它们控制的结果;还有人累世的业力潜在的影响以及外来信息(生命)对人的干扰。这众多的生命,都能够很容易的将自己的想法打到人大脑这面镜子上,普通人根本无从分辨是不是自己,都会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认为是自己想的。人的勃然大怒、冲动、情不自禁、下意识的行为、本能的反应等等,都不是自己做出的,而是别的生命操控的结果,所以人冷静下来会后悔,这时自己清醒过来了。

第十章主要讲的是什么_落池主要讲的是什么  第1张

因此,所谓“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是说要把这面镜子清洗干净,也就是用正念清除其它生命的干扰,始终保持身神合一。

禅宗争论了千年的两首诗,一首是神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到后回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们都认为慧能的境界高,神秀低。呵呵。实际上,慧能说出那样的话,是他的修行到达“空”的境界所看到的实相,而没到这个境界的人,是没资格说这话的。而到达这个境界,需要平时精进刻苦的实修,需要对自己的“心”时时清扫的,惹了尘埃不管,积厚了不去洗涤,那就会落入凡尘,谈不上修行。所以,没有境界支撑,空谈“空”那就是空,毫无意义,斗嘴皮子而已。他们两个一个说的是过程,一个说的是阶段性结果,谁高谁底?真的不一定啊。哈。

第四句: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身体内自有天地,是个小世界,里面的生命繁多,而且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修炼人在修行过程中,身体还要演化出许许多多的生命,所以真的是如同一国。作为主体而言,就是这国之主。老子提醒道:当你能够掌控这些生命时,能否做到不去轻易去干涉他们,就像天地从不干涉我们一样。无为,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成就他们的“道”的尊重与顺应。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讲的是对“民”的无为,没有说对“妖”、“魔”也无为。该清除的,是必须毫不客气地予以清除的。

第五句: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封神演义》四十七回中描写黄龙真人从被绑的旗杆上逃脱时,杨戬揭掉他头上的符印后,说“天门大开阳神出,去了昆仑正果仙”,元神出来后把身体解脱带回。这个天门是指人的头顶卤门部位,就是婴儿头上没闭合的那一块。出生前,人的元神从这里进入,所以出生后这里是开着的,一岁后慢慢会闭合。有些道门到一定时候会元神出窍周游,所以修行者到一定时候会用内力把它打开。屈原的诗《远游》写的就是他元神出去后的游历情境。天门的开、关不能用暴力,要将那块骨头慢慢用内力的能量改变其成份构成,演化成功后,那骨头没动,但转变成份与结构就是开,再转换就是关,随意而动,当然这个过程眼睛看不出的。《庄子》说:“入出无见其形,是谓天门。”

第六句: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用元神看,而不是身体里的观念看。如同屈原《远游》中元神出游看到的景象,他就不能再用他大脑积累的常人中人情世故的观念去分析判断。事物的真相不在表面,人看事物往往只看表面,特别是被他人、舆论左右后,元神便失去了大脑控制权。人们的“知”,会让人以自己的得失为判断标准,或者以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得失为判断标准,就会出问题。一旦站立场,就会迷失善恶观;一旦看重利益,就会迷失是非观。老子说的“知”就是“智”,指心机,心术,与自私、计谋、狡猾、奸诈等相关。

第二段: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这段讲人应效法外在天地对待内在众生。天地化生万物,生之却不据为己有;四时轮回,万物得以滋养,天地却不恃己功;身为万物之主,对彼却不妄加干涉;万物被其泽得其利,而不知是得以天之惠。作为修行人与天地养育万物一样,因民之利而利之,因民之患而去之,。众生因自己的境界提升而受益,这种无为实乃修行人在积累自己境界提升的功德。

本章,老子连用六个问句,旨在警醒人们严肃对待修炼状态。

【演】

战胜自我

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话的确没错。可是,这里的“自己”是什么,就没有多少人细想了。在心理学上,把人的种种心情、意识看作是外界影响下的心理反应;把人的行为当作是不同心理模式形成的不同反应机制所导致。这种认知,没有看到“生命”,只看到“意识”的表现,也就是只看到“果”而没看到“因”,本质上是把人当作一堆肉来研究。实际上,任何的表面包括大脑的运动,都是因为背后有生命在支配。而这些支配着或干扰者,人自己是看不到的。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外在的敌人,人们容易胜之,大不了躲之。而内在的敌人则很难应对,因为人根本就意识不到。

人为了理想而发奋图强,却总被懒惰拖累,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后把理想拖成梦想。所以,有人说“万恶懒为首”。这个懒惰,人们都以为是自己,很荒唐。既然决定早上早起,铃声响了却懒得起床,这时,两种脑袋里有意识在对抗:一种说既然决定早起,那铃声一响就必须起床;同时又有另一种声音,毕竟太早,再眯几分钟也无妨。这明明是两个人,两种不同思想的人把意念打到脑袋里,争夺身体控制权,此时,就看你选择哪个。

人的“心”是由各种观念构成的,而观念越是牢固、持久,影响就越大,乃至形成习惯后,就难以改变。因为,观念不是抽象的、无生命的0-1代码,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只是不在身体表面这个空间,却是在同一个范围内。人,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这些生命左右着而不自知。为什么三观不同的人难以相处?就是因为内部的这些生命彼此看不对眼!人脑袋里所有的知识,无一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的被装进自己的脑袋。读的书越多,脑袋里的生命就越多,外在看就是这个人显得越复杂。如果其中的知识、思想有些是相反的,表现出来就是这个人人格分裂而不自知,做出相反的行为而毫无违和感,不会像单纯的人那样纠结,久久不能原谅自己,甚至想不开而轻生。

人的“身”,除了解剖学看到的细胞外,在深层空间的身体上,也有很多遗传下来的生命,比如欲望、脾气、秉性、情绪等。也有些是后天养出来的,比如瘾好,烟瘾、酒瘾、毒瘾等。这些生命非常强烈地左右着人,一旦形成,想戒掉,非常困难,因为戒掉它等于是灭掉它,它会拼死反抗。

正常人的情绪、脾气都不会明显干扰人的生活,即便是它控制人发泄一番,比如突然冒火,但它消停后不控制大脑后,你会后悔。如果你慢慢强大自己的控制力,会逐渐减少。

瘾好大到不能自控的人比较少,不普遍。一般来说,对人干扰最大的是欲望,比如色欲、性欲、食欲等。一旦被它掌握大脑控制权,直接输入信号给大脑,让大脑支配身体做出行动,然后这个生命又把“快乐”的信号传递给大脑,人,于是就乐颠了,“享受”起这种快乐来了。实际上,统统是虚假的,是人的大脑被迷惑、被骗的结果。

真正健康、有益于自己的行为,比如健身活动,过程中会辛苦,但结束后会从心里有种轻松、愉快感觉,因为这是你自己真正的体验。而那些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则是相反,过程很舒服,结束后却仿佛听到魔鬼的笑声,因为这是“别人”劫持你大脑,强用你身体的结果。

所以,所谓“战胜自我”的那个“自我”,根本不是自己,而是这些干扰自己的因素。战胜它们,就是要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因为人的大脑被劫持,原因是内心不够强大。说起来,算是很可怜的,特别是那些睁着眼睛明明白白被劫持的,更为可悲,明知不对还要妥协。大脑这个“方向盘”把不住,总被“副驾驶”或“乘客”抢去,身体这辆车就很危险。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多巴胺的原因,那只是表现而已,实质是自己的“灵”不能控制自己的“心”。

内心强大的人,对身体的那些本能有很强的控制力。通常这样的人,专注力强,也能够快速入静,表现更为理性、冷静,不轻易发火,意志力强。这都是大脑不被“劫持”、身体不被“借用”的体现。因此,提高情商,是一种内心修行、强大正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识别真我与假我、正念与邪念,去伪存真的过程,用自己强大的正念,压制“非我”因素,直至清除它们。

吾日三省吾身

让自己是自己,“载营魄抱一”的前提是“涤除玄鉴”。《论语·学而篇》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省,其实就是反省自己有没有被私欲左右,通过反省,而逐步清除“私”的生命的干扰,让自己的行为本着自己君子之心。所谓“不忘初心”的根本,就是不被干扰,在关键时刻被操控而忘了初心,做出违背初心的行为。

曾子是 “慎独”的发明者。《中庸》里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要经常检查自己细微的思想与念头,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从前有个人,在旅途中又饥又渴,走到了一片桃李树下休息,桃李都已经成熟,鲜艳欲滴,这个人休息后,没有去摘桃李来解除饑渴,只是继续赶路。别人看他这样,迷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傻。他答说:“桃李无心,我心有主。”这句话的意思是,桃李的主人不在,桃李是不会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则不存在了。故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当下一念,是最重要的!像曾子一样,反省当下的一念,究竟是善还是恶,不久就能进入圣流。只要每天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心,只有主宰了自己的心,才算真正主宰了自己。

西方的忏悔文化亦同此理。西方人进教堂与其说是信神活动,不如说一种仪式化了的反省活动。面对殉道受难的耶稣,仰望高悬的十字架,尘世里努力成功和享用幸福的男女老少扪着胸口忏悔和祈祷。真正明白的人知道,祈祷必须以忏悔为前提才能起作用。

这种反思观念几乎渗透到西方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曾经在法国看过这样的一幕情景:他在吃饭时法国朋友八岁的孩子用一小块面包逗小狗玩儿,狗玩儿起来撞掉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他母亲回答说,"盘子确实是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没有错?"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错,不是我的错。"他父亲过来叫男孩离开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他父亲高兴地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只盘子。"

【用】

活在当下

为什么说“活在当下”很重要呢?因为人的生命只在当下,过去已不存在,未来尚未到来。你的生命在时间轴上,只在现在,只在此时此刻,就如正在读这段文字的你,你的生命只在此刻。如果在当下,你的精神却跑到过去或未来,等于这个身体此刻不是你的。

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把此时此刻活好,这就是活在当下。

但可怕的是有人既不活在过去也没活在未来,但同样也没活在现在,这是最多的,也是最不为人知的。它的状态就是心神不宁、心思在很多人与事之间漂移不定。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年轻人里极为普遍,定性差、眼睛游离、没耐心、看书几页就看不进去……因为是自自然然发展成的,也就难以自我发现。可以反思一下日常活动,看是不是,然后强化自我意识,刻意去改掉。

你在吃饭时,就在吃饭,你知道自己的动作、饭菜的滋味,而不是边吃饭边边看手机、边吐沫飞扬的聊天,却没有享受到吃饭的乐趣。

你读书时,就在读书,而不是眼睛看文字,大脑在思考工作或奖金为啥少了。

你在写文案时,就在写文案,而不是时不时翻下微信、忽然想起隔壁老王欠你的麻将钱打电话去要。

这,就是活在当下,说白了就是“专注”!当你在同一时刻一心多用、脑袋翻江倒海、魂不守舍时,你以为是在思考事情,其实是像木偶一样被事情牵来牵去地折磨,不知不觉中成了奴隶,没有自主地活着。

第十章主要讲的是什么_落池主要讲的是什么  第2张

这种时代病是由于信息爆炸成碎片,以及信息手段的诱惑性造成的,比如抖音、微信,海量的、充满诱惑的、制造饥饿的、贩卖焦虑的各类信息充斥着智能手机,人们像是被勾了魂一样对手机不离不弃,wifi已经成为人的第一需求,甚至超过生存需求。所以,不妨试着强制自己节制使用手机,当自我意识强大起来后,那种勾引的力量就会被抵制住。

快速入眠

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精神紧张,导致失眠,甚至抑郁症。而无论失眠还是抑郁症,都不是身体有病变,而是被一种负面生命所困住了,只是人们都把它当作一种负面的情绪。所以就找心理医生来解决,几副心里鸡汤怎么可能给你解决了呢?必须从生命意义上认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掉。冥想训练,可以强化自我意识,从而达到排除干扰的目的。我提供一个我发明的“载营魄抱一”的冥想方法。做法是:

直坐、仰卧均可。

放松:试着把大脑放松,不再使用大脑,不断地放松,慢慢会感到大脑很紧,如同被绳子一圈一圈紧紧捆绑着。意想把绳子都割断,释放大脑。这个过程,尝试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内视大脑,看着它被解放、放松,大脑细胞的尘垢都随之脱落,感受大脑被放松后的轻松、解脱!

意想:坐在高山之上,周围弥漫清凉的晨雾,细细绵绵的雨丝自九天垂落,渗入身体......渗入每个细胞与细胞之间.....穿过身体......冲刷所有的浊气、所有的烦恼,从脚底冲走......

意想:身体越来越干净、越来越透明

意想:把所有的烦恼冲掉......把所有的担忧冲掉......把所有的焦虑冲掉......把所有的懊悔冲掉......把所有的羞愧冲掉......把所有的伤心冲掉......把所有的耻辱冲掉......把所有的恐惧冲掉......把所有的怨恨冲掉......把所有的愤怒冲掉......把所有的嫉妒冲掉.....把所有的傲慢冲掉......把所有的委屈冲掉......把所有的欲望冲掉......把所有的非我冲掉......

意想:自己从里到外所有细胞包括大脑全部晶莹剔透

意想:想像自己身体开始放大,身体所有细胞向四周弥漫,与大山一体,包容大山......继续弥漫、扩大,大到包容地球、包容太阳系、包容银河系、身体就是宇宙,包罗星河、万物,宇宙众生在你身体内,你就是宇宙之主,内心升起慈悲,心态祥和。

意想:慢慢身体回到山上,雨过天晴,一轮彩虹笼罩在你身上,洋溢金色光芒,温暖、祥和、舒畅......

每一步骤的意想,都是缓慢、舒展的,不要着急,尽可能做到每一个意象都清清楚楚。这样每天晚上做一遍,连续七天就会有明显改善。

【若有启发,敬请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