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陌上桑全文主旨鉴赏(陌上桑想要表达的主旨)

陌上桑全文主旨鉴赏(陌上桑想要表达的主旨)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象征、映衬(正衬、反衬、陪衬、动静互衬)、对比、比兴、铺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远近高低结合、联想、想象等。

(1)渲染、烘托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浓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北”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浓或淡的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点染,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陌上桑全文主旨鉴赏(陌上桑想要表达的主旨)

(2)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3)对比

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对事物的喜恶或憎悯。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豪之家酒香肉味飘出深宅大院,而外边却饿殍塞道,对比何等鲜明,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又如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通过大旱之时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其他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通过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劳动成果,不劳动者反而占有劳动果实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4)反衬

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与之进行对照。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乐景写哀情。又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以动衬静,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衬托山中的宁静。再如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貌似人多,但更能反衬“独酌”的孤独。

(5)虚实结合

这是古人评论诗文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这样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天姥山,观奇景,见仙人,美不胜收,其乐融融,是虚写;梦醒后的所见和打算是实写。再如陈陶《陇西行》中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两句,前一句为实写,后一句为虚写,虚实对照,写出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产生的家庭悲剧的深切同情。

(6)借古讽今

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为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又大多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生活在那个时代,心中积郁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实际上是李清照巧借项羽垓下战败、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赞颂他那生为人杰、死亦鬼雄的豪杰气概,用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过江东来辛辣地嘲讽怯弱、苟安江南的南宋投降派。又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帝王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是现实社会某方面的借鉴。借古是为了讽今,观今鉴古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主旨。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心态。

(7)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

动和静这对矛盾,在诗歌中常表现为相辅相成、互相转化对立统一。由于一些诗人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山水诗在表现某种山林野趣时,常有清幽静谧、远避尘俗的意境。在表现那种清静境界时,作者往往捕捉某种细微的动态物象或声象来做反衬,以更显出此境之清静。其实,诗中的清静之境乃是诗人恬淡安静的心境的载体,也是诗人刻意追求的那种审美境界。盛唐山水诗人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如《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诗中巧借绿萍的开合来反衬萍池的幽静:在那绿萍靡靡的一汪清池里,一叶轻舟荡过,满池的绿萍渐渐弥合,而岸边拂荡的垂杨却又轻轻地把刚刚弥合的绿萍再度撩拨开了池的幽静。这满池的绿萍在轻舟与垂杨的拂荡下,一开又一合,一合又一开,使得萍池如此幽静而富有生机,绝非一池死水。静静的萍池,本是很不好写的,而诗人能写得这般幽美,全仗以动显静的手法。这类以动态物象来突出静境的散句佳话,常常可在一些诗歌中见到,如“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人扉”(韩愈《山石》)。又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是动景,后两句是静景,动静结合,一句一景,生动形象。

元散曲家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写道:“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此曲写浔阳一带的秋景,由近写到远,由水写到山,由地写到天,由静写到动,由昼写到夜,高低远近天上地下,层层铺排,生动活泼,形象细腻,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面。

(未完待续)

如果你也喜欢中国古典诗词,请微信搜索公众号“高考诗词赏析”,点击关注,送您一朵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