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经典美文 > 沆瀣一气解释及历史典故-抗衡一气指的是什么

沆瀣一气解释及历史典故-抗衡一气指的是什么

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解释及历史典故-抗衡一气指的是什么

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

【出处】

《唐语林·补遗》:崔相沆知贡举,得崔瀣。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译义】

表示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故事】

隋唐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唐僖宗当政期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

在众多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叫崔沆。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发榜那天,崔瀣见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兴。

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称他为恩师。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

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汽、雾露。于是,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汽、雾露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