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生活随笔 >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十二篇第10章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崇:嵬高也。从山从宗,会意兼形声字,原义是山大而高。如“崇山峻岭”,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崇延伸指高大,如《诗经-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高则受人尊崇,所以“崇”也延伸指崇拜、尊崇,如《礼记-祭统》:“崇祀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

“崇”也可以表示兴盛,如张衡的《东京赋》:“建明德而崇业”。

“崇”也有聚的意思,如《诗·大雅》:“福禄来崇”。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1张

“崇”是古代嵩山的代称,同时崇也是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传说为夏禹之父鲧所封之地,在河南嵩山周边。崇山也指今湖南澧县,如《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崇”也是我国姓氏之一。

“崇德”指尊崇有德的人。如《书经.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本文的“崇德”指充盛道德。

钱穆先生注释为:“行道而有得于心为德。崇德者,以德为崇,略犹《中庸》言‘尊德性’。”

现在很多学校都用“崇德”作为校训。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2张

惑:乱也。从心、或声。本义: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内惑于郑袖”。

惑也可作为动词,意为迷惑,如唐·李朝威《柳毅传》:“为奴婢所惑”。又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惑也指困惑,如唐·韩愈《师说》:“传道受业解惑。”

“辨惑”,就是心有昏昧不明,心有所蔽。以辨其不明。 略犹《中庸》言“道问学” 。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随时擦亮自己的良知。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3张

主忠信:以忠信作为人处世原则。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主忠信”,可见他对“忠信”的重视。

“忠”就是“正心”,是内求,“信”就是待人诚信,“忠信”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正心诚意”。

徙义:即见义勇为。孔子曾说他有“四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闻义不能徙,即见义不为,是他的“四忧”之一。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4张

生:进也。象形字,像草木生出于土,延伸出“生育”、“发生”、“产生”等意,如“无事生非”。

生也延伸出“生存”、“存活”,如《史记》:“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进而延伸出生存的期限,如“一生”、“毕生”。

生也延伸出“生活”、“生计”,如“谋生”、“营生”。

生也和熟相对,如“生人”、“生字”。

生也指门徒、弟子,如“门生”、“学生”,也可作为对男青年的称呼,如“晚生”,也指戏曲中扮演男子的角色名称,如“小生”、“武生”、“老生”。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5张

衹:音“zhǐ”,第三声,形声字,从衣,氏声。“衣”为衣服,古时专指上衣,“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亦可视作族徽或代表贵族的标志。

“衹”字以有族徽的衣服仅供少数人穿用来表示仅仅、只有之意。宋代以后多借用“只”字表示。

衹读作tí时,同“缇”,本义为橘黄色的丝织品,后指僧尼穿的法衣,如袈裟之类。

“只”也作为“隻”的简化字,读第一声,“隻”从隹(zhui)从又(手),隹是短尾鸟的总称,和又结合,会一只手抓到了一只鸟。隻的本义为“一只鸟”。如晋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隻。”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6张

后引申为量词,不限于鸟。又引申指独特,与众不同。如南宋陆游的《书志》:“读书虽复具隻眼,贮酒其如无别肠。”

衹要注意和祇(qí),祗(zhī)的区别。

祇(qí)指地神,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如西汉扬雄的《甘泉赋》:“登乎颂祇之堂”。

祗(zhī),意为恭敬,如《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又如《管子-牧民》:“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7张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该句引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后两句。意为:就算你不是为了钱,但你也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我行其野》一诗描写的是一名女子出嫁到异国遭遗弃,打算回娘家,谴责丈夫的喜新厌旧。

北宋程颐的注释为“此错简,当在第十六篇齐景公有马千驷之上。因此下文亦有齐景公字而误也。”

意思就是本章最后所引用诗经的两句话是后世传承过程中把竹简弄混了,不应该在此处,应该是第十六篇第12章,“齐景公有马千驷”之前。

通读《我行其野》会发现,该诗描述女子对丈夫的谴责,正是由爱生恨产生的结果,符合“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语境,所以,这句并不是“错简”。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8张

全文理解为:

子张问如何崇德和辨惑。孔子说:“为人处世要讲忠信,能见义勇为,这就可以算在崇德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永远活下去,恨起来就希望他立刻死去。既想要他活,又想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那个女子,最后她狠狠地说:‘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见异思迁。’”

子张连续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崇德”,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孔子多次提到“忠信”、“徙义”。

关于辨惑,孔子难得用了男女之间的事例来解答,十分耐人寻味。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无法用理性的眼光、客观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给他一点小恩小惠就说对方很好,偶尔冷落了他,马上又说对方很坏。

爱一个人会爱得死去活来,一旦出点问题,又会恨到杀人。评价别人时,不会公平公正,对方的一点小污点,会把他全盘否定。本来品行不好的人,偶尔有点闪光点,又会把他捧上天。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9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曾描述了一个忠贞女子杜十娘了遇到一个无情无义、无德无耻、不忠不信、没有担当的男人,最后抱着百宝箱跳江自杀的故事。

杜十娘是一个不幸的人,她年少时便沦落风尘成为教坊司老鸨的赚钱工具,她虽然在烟柳之地长大却有一颗“从良”之心,她也渴望爱情,渴望有个温馨的家,过上正常女子的生活。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10张

不过那些往来教坊司的男子大都都是好色无情之徒。杜十娘想在这种环境里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可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

然而,她有一次,遇上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李甲。李甲是浙江绍兴府人,他出身官宦之家而且还是家里的长子。

李甲看上去是一个敦厚老实之人,他在遇到杜十娘之前“未逢美色”,可见他并不是经常在烟柳之地逗留的人。

李甲本想考取个功名光耀门楣,可是他却屡次考试不中。不过好在他爹“李布政”花了些钱让他去京城当了个太学生。

当时京城里来自各地的“太学生”有上千人,这些“太学生”在京城游手好闲,游逛教坊之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11张

李甲的敦厚、温存正是他被杜十娘相中的原因,而杜十娘的美色也让李甲沉醉在温柔乡乐不思蜀。

杜十娘对李甲日久生情便打算将自己的余生托付给他,她为了能和自己心爱的人长相思守便让李甲替其赎身。

李甲虽是官宦子弟但奈何也没什么钱财,最后无奈杜十娘自己拿出了赎金的一半“一百五十两”,李甲后来在同乡友人柳遇春的帮助之下才勉强凑足了另一半赎金。

成功将杜十娘赎身后,他已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小子。由于害怕父亲的责难,李甲听取杜十娘的建议先去苏杭一带寄居。

两人在乘船出行,临行时杜十娘给了李甲二十两银子,李甲置办了一身衣服又支付船费很快银子便被花光了。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12张

就在李甲为银子发愁的时候,杜十娘又拿出五十两银子给了李甲。李甲对杜十娘感激涕零,这让杜十娘又再次坚信自己找的这个男人是值得托付终身的。

俗话讲,患难见真情。杜十娘的真情是不容置疑的,而李甲这个时候却暴露出了他无耻的本性。

在路上,李甲遇到了一个土豪孙富。孙富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色便打算和李甲做一笔交易。孙富对李甲旁敲侧击,他提醒李甲他这样的家庭肯定不会容忍李甲迎娶一个烟花女子的。

孙富又提出以千金将杜十娘买来。孙富还晓之以理说,有了千金之资,不仅可以让他甩掉这个包袱,还能解决目前财力窘困的现状。

李甲竟然动了心。本来他就是一个怕父亲的人,而且现在他正是严重缺钱的时候,但李甲毕竟受了杜十娘这么多的恩惠,他不知怎么和杜十娘开口。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13张

这天夜里李甲在杜十娘面前愁眉苦脸,最后才杜十娘的逼问之下才不得已将和孙富谈的交易如实说出。

此时的杜十娘心灰意冷,她看着这个曾经深爱的男人,突然感到恶心,心不停地滴血,她只得假装同意了李甲和孙富之间的交易。

第二天一早,杜十娘发现李甲面露喜色地去找孙富谈交易,原来她印象中敦厚、温存的公子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她本来认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无价但在李甲的眼里却只值千金。

杜十娘悔恨交加,她拿出了自己的百宝箱将里面的财宝一一展示给李甲看,里面岂止一千金?她本来对未来有个美好的规划的,可是她现在彻底绝望了,随后她带着宝箱跳入了江中。

乐不思蜀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注释  第14张

李甲这样的人古今往来比比皆是,这样的男人既没有本事也没有主见,在患难之时甚至可以出卖良心。虽然表面看起来敦厚,其实是个无耻无德之徒,杜十娘这样的忠贞女子却因这样的人而丢掉了性命,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