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日出东南隅行陆机翻译(日出东南隅行翻译)

日出东南隅行陆机翻译(日出东南隅行翻译)

作游,◆謂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余大先生]各府、州、縣作游,相與的州、縣官也不少,但到本縣來總不敢說。”

轉游(转游),◆I往來游玩。○《後漢書‧馬援傳》:“﹝[援]﹞轉游[隴][漢]閒,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II漫步;蹓躂。○[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三十章:“自[生寶]從山裏回來那天起,[改霞]每天晚上,到下河沿稻地中間的小路上去轉游。她希望能碰見[生寶]。”○[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沒辦法,便又屋裏屋外轉游了兩遭。”參見“轉悠”。

周游(\周遊),◆亦作“周遊”。◆1.到處游說。○《管子‧小匡》:“又游士八千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糧,財幣足之,使出周游於四方。”◆2.遍游。○《史記‧太史公自序》附[唐][司馬貞]《索隱述贊》:“[太史]良才,寔纂先德。周遊歷覽,東西南北。”○《說唐》第四三回:“我們如今周游列國,到處為家。”○[老舍]《四世同堂》四:“他願意擺脫一切俗事,到深遠的山中去讀書,或是乘着大船,在海中周游世界一遭。”◆3.周旋,盤旋。○《淮南子‧主術訓》:“今夫御者,馬體調於車,御心和於馬,則歷險致遠,進退周游,莫不如志。”◆4.引申為徘徊,走來走去。○[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李德裕]自[金陵]追入朝,且欲大用,慮為人所先,且欲急行。至[平泉別墅],一夕秉燭周游,不暇久留。”◆5.猶言交游。○《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太祖]言則流涕”[裴松之]注引[三國][魏][王沈]《魏書》:“[太祖]令曰:‘孤與[荀公達]周游二十餘年,無毫毛可非者。’”

中游,◆1.河流的中間一段。○[周恩來]《在治理黃河會議上的講話》:“不能只顧下游,不看中游;更不能說為了救下游,寧肯淹[關中]。”◆2.比喻在前進中處於中間狀態,不領先,也不落後。

真游,◆謂作道教勝地或道觀之游。○[宋][王安石]《登小茅峰》詩:“物外真游來几席,人間榮願付苓通。”○[宋][葉適]《謝除華文閣待制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俾再通於禁籍,尚糜素廩,仍躡真游為幸。”

雲游(\云游),◆見“雲遊”。

月游(\月遊),◆亦作“月遊”。◆謂每月奉帝王衣冠出游。語本《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陛下何自築複道[高寢],衣冠月出游[高廟]?”[裴駰]集解引[應劭]曰:“月出[高帝]衣冠,備法駕,名曰游衣冠。”○[清][顧炎武]《恭謁孝陵》詩:“衣冠天象遠,法駕月遊新。”○[清][顧炎武]《閏五月十日恭謁孝陵》詩:“寥落存王事,依稀奉月游。”

遠游(\远游),◆見“遠遊”。

游走(\遊走),◆1.奔波。○[晉][陶潛]《與子儼等疏》:“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四章:“[阿興]被派下山來,挑着兩隻破籮筐,裝成一個游走討生的修桶匠。”◆2.游逛;出游。○《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陳顯達]平,漸出游走,不欲令人見之,驅斥百姓,唯置空宅而已。”

游子(\遊子),◆1.離家遠游的人。○《管子‧地數》:“夫[齊],衢處之本,通達所出也,游子勝商之所道。”○[晉][陸機]《大田議》:“夫商人逸而利厚,農人勞而報薄。導農以利,則耕夫勤;節商以法,則游子歸。”○[明][楊士奇]《漢江夜泛》詩:“時遷物屢變,游子殊未還。”○[魯迅]《三閑集‧在鐘樓上》:“我覺得[廣州]究竟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奇异的花果,特別的語言,可以淆亂游子的耳目,但實際是和我所走過的別處都差不多的。”◆2.游手好閑的人。○《後漢書‧酷吏傳‧樊曄》:“[涼州]為之歌曰:‘游子常苦貧,力子天所富。’”

游轉(游转),◆猶蹓躂;徘徊。○[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飯後游轉的人們,聽得[生寶]召集,謹慎地趕快到自己夜宿的茅棚店去,去取行李,然後向枯草坪上聚集。”○[克非]《春潮急》四一:“他拖了一把鋤頭,在[徐鍋巴鬍]的大瓦房周圍游轉到了大天亮。”

游雲(\游云),◆浮雲。○[晉][成公綏]《嘯賦》:“飄游雲於泰清,集長風乎萬里。”○《花城》1981年第5期:“這時,歌聲卻漸漸地弱了下去,像一絲游雲,在浩渺的夜空中盤旋、繚繞。”○《花城》1981年第6期:“幾朵夢幻一樣飄忽的游雲,沉思着走向遙遠的天地之郊。”

游樂(\游乐),◆游玩嬉戲。○[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還有一件長處,[北平]的飯館戲園各種游樂的場所他幾乎處處知道門路。”○《詩刊》1978年第5期:“如在這風光宜人的地方仔細尋訪,先跳出蚌蛤斑斕的特寫畫;再回到林中,便是星星點點的雞豚游樂圖。”

游語(游语),◆戲謔的言辭;挑逗的言辭。○[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雙燈》:“[魏]細瞻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悅之。然慚怍不能作游語。”○[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梨花》:“公子待之尤厚,屢欲私之。奈[梨花]防維綦密,雖欲申以游語,亦不可得。”

游游,◆和樂貌。○[宋][王禹偁]《北狄來朝頌》:“而後歌詠皇風,沐浴天澤如登春臺,如躋壽域,游游熙熙,樂不知斁。”

游意(\遊意),◆1.猶游心;游神。○《後漢書‧樊準傳》:“庶政萬機,無不簡心,而垂情古典,游意經蓺。”○[元][湯垕]《畫鑒》:“人家子弟不可不學看書畫,蓋留心不于此則于彼,所益非一端,前輩名人鉅公,未有不游意于此者。”○[明][李東陽]《沈學士民則像贊》:“聽政之暇,游意翰墨。”◆2.留意。○[漢][蔡邕]《陳政要七事疏》:“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經術,聽政餘日,觀省篇章,聊以游意,當代博奕。”

游業(游业),◆流動的職業。如行商等。○[漢][王符]《潛夫論‧務本》:“夫富民者,以農桑為本,以游業為末。”

游言(\遊言),◆1.浮誇不實的言論。○《禮記‧緇衣》:“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今研覈至論,淵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嘗不至抃也。”○《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端平三年》:“內則嬖御懷私,為君心之蠹;外則子弟寡謹,為明政之累。游言噂沓,寵賂章聞,欲簫勺太和,得乎!”◆2.指流言。○[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寧皇登位》:“採之游言,殊有驚悸;採之國論,曾無建明。”

游學(游学),◆1.游俠和儒生。○《韓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簡其業,而游學者日眾,是世之所以亂也。”◆2.指從事游說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異時諸侯並爭,厚招游學。”○[章炳麟]《秦獻記》:“[斯]以諸侯並爭,厚招游學為禍始。”◆3.指離開本鄉到外地求學。○《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游學博聞,事[楚襄頃王]。○[頃襄王]以[歇]為辯,使於[秦]。”○[唐][皇甫湜]《祭柳子厚文》:“嗚呼[柳州],秀氣孤稟,弱冠游學,聲華籍甚。”○[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文璽師]出家于[會寧],嘗游學于[寧夏]。”○[魯迅]《而已集‧寫在<勞動問題>之前》:“我雖然不知道勞動問題,但譯者在游學中尚且為民眾盡力的努力與誠意,我是覺得的。”◆4.宴游與學習。○《漢書‧史丹傳》:“[哀王]者,帝之少弟,與太子游學相長大。”○[顏師古]注:“同處同養以至於壯大。”○《資治通鑒‧漢元帝建昭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游謂宴游,學謂講學。”

游興(游兴),◆游覽的興致。○[清][李漁]《蜃中樓‧雙訂》:“小生[柳毅]別了[張伯騰],來到[東海]訪友,不料此地甚是荒涼,游興蕭然之極。”○[清][曹垂璨]《夢揚州‧聽雨》詞:“游興春來盡休,但困柳欺花,流水含愁。”

游心(\遊心),◆1.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漢][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銘》:“[休]少以好學,游心典謨,既綜七經,又精群緯。”○[宋][蘇軾]《諫買浙燈狀》:“臣雖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經術,動法[堯][舜]。”○[明][唐順之]《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將以游心六籍,究賢聖之述作,鑒古今之沿革,以進其識而淑諸身。”◆2.浮想騁思。○[三國][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明][陶宗儀]《輟耕錄‧敘畫》:“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筆,意在筆先,筆周意內,畫盡意在,像應神全。”○[葉聖陶]《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於理想的境界,對於[錢先生]的話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詫怪。”◆3.游惰之心。○[唐][白居易]《息游墮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遺力,守本業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蕩而忘歸。”

游鄉(游乡),◆1.押着罪犯或壞人在鄉村裡游行示眾。○[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農民諸禁》:“[醴陵]一個劣紳不繳煙槍,被捉去游鄉。”○[葉紫]《星》第四章:“你們都想戴高帽子‘游鄉’、吃官司和坐班房了嗎?”◆2.在鄉間流動的。○[克非]《春潮急》四:“現在應該專門說說這位舊日的游鄉貨郎了。”◆3.鳥名。○《中國歌謠資料‧滬諺外編‧山歌》:“游鄉叫來唧鈴鈴,鵓鴣叫來鳳凰聲。”

游戲(游戏),◆1.游樂嬉戲;玩耍。○《韓非子‧難三》:“[管仲]之所謂‘言室滿室,言堂滿堂’者,非特謂游戲飲食之言也,必謂大物也。”○《晉書‧王沈傳》:“將吏子弟,優閑家門,若不教之,必至游戲,傷毀風俗矣。”○[宋][蘇軾]《策別‧安萬民五》:“[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酣豢於游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消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古今小說‧陳希夷四辭朝命》:“一日,在水邊游戲,遇一婦人,身穿青色之衣,自稱[毛女],將[陳摶]抱去山中,飲以瓊漿。”○[王統照]《春雨之夜‧雪後》:“小孩子正盼着天明,好繼續游戲。”◆2.謂綽有餘力而不經意為之。○[宋][京鏜]《<能改齋漫錄>序》:“吏部[吳公][曾虎臣],以胸中萬卷之書,游戲筆端,裒為此集。”○[明][張三光]《蔣石原先生傳》:“[江]南挾才秀特,數千言立就。嘗游戲武試,取魁如寄,棄去。”○[清][查慎行]《高斯億為余畫竹以詩報之》:“[高生]善書久絕倫,餘技兼為竹寫真。自言亦用狂草法,頗覺游戲能通神。”◆3.猶戲謔。○[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十二:“[袁淑]《山公九錫文》,[沈約]《修竹彈甘蕉文》,[韓愈]《毛穎傳》之類,偶然游戲,後來作者遂多。”○[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黃九郎》:“[九郎]無如何,赬顏復坐。挑燈共語,溫若處子,而詞涉游戲,便含羞,面向壁。”◆4.指不鄭重、不嚴肅。○[郭沫若]《<卓文君>後記》:“[卓文君]的私奔[相如]……有許多的文人雖然也把它當成風流韻事,時常在文筆間賣弄風騷,但每每以游戲出之。”◆5.文娛活動的一種。分智力游戲(如拼七巧板、猜燈謎、玩魔方)、活動性游戲(如捉迷藏、拋手絹、跳橡皮筋)等幾種。如:在公園的草坪上,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愉快地做游戲。

游物,◆供游覽的景物。○[唐][柳宗元]《桂州訾家洲亭記》:“日出[扶桑],雲飛[蒼梧],海霞島霧,來助游物。”

游文,◆1.潛心文字。○《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2.指浮泛的文字。○[南朝][齊][王琰]《冥祥記》:“于時經典新譯,梵語數多,辭句煩蕪,章偈不整;乃領其旨要,刊其游文。”

游土,◆指淤泥。○[宋][周密]《齊東野語‧李全》:“嘗就河洗刷牛馬,於游土中蹴得鐵槍桿,長七八尺。”○《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個在三年內增產百分之六十七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不僅保持了水土,保護了村莊,而且有二百餘畝沙灘挂上了大層游土,可以耕種了。”

游田(\遊田),◆亦作“游畋”。◆出游打獵。○《書‧無逸》:“[文王]不敢盤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漢][張衡]《西京賦》:“盤于游畋,其樂只且。”○《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丁巳,詔:‘朕罔好游畋,有以鷹犬輒稱御前者,流海島。’”[清][吳偉業]《題崔青蚓洗象圖》詩:“君不見[武宗]供奉[徐髯仙],豹房夜直從游畋。”

游談(游谈),◆1.游說。○《戰國策‧趙策二》:“[秦陽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賓客游談之士,無敢盡忠於前者。”○《漢書‧鄒陽傳》:“聖王底節修德,則游談之士歸義思名。”◆2.閑談;清談。○《後漢書‧周勰傳》:“至[延熹]二年,乃開門延賓,游談宴樂。”○[唐][劉知幾]《史通‧列傳》:“其間則有生無令聞,死無異蹟,用使游談者靡徵其事,講習者罕記其名,而虛班史傳,妄占篇目。”○[宋][葉適]《治勢上》:“若夫五胡之亂,[西晉]之傾覆,此其患特起於公卿子弟,里巷書生游談聚論,沈湎淫佚而已。”◆3.謂言談浮誇不實。○[宋][曾鞏]《序越州鑒湖圖》:“今謂湖不必復者,曰湖田之入既饒矣,此游談之士為利於侵耕者言之也。”○[宋][王安石]《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監司無檢察之人,守將非選擇之吏,轉徙之亟,既難於考績,而游談之眾,因得以亂真。”◆4.稱揚。○[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四:“[唐]朝人士,以詩名者甚眾,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達,為之游談延譽,遂至聲聞四馳。”○[明][楊慎]《<四川總志>序》:“自[漢]而下,文章之盛無出於四子矣,然豈徒四海考俊游談為譽哉!”

游思,◆謂不專一的心思。○[明][高攀龍]《高子遺書‧三時記》:“工夫不密,內有游思,則主不一;外有惰行,則儀不飭,非敬也。”

游說(游说),◆1.指[戰國]時代策士們周游列國、勸說君主采納其政治主張的一種活動。○《韓非子‧五蠹》:“事敗而弗誅,則游說之士孰不為用矰繳之說而徼倖其後?”○《史記‧張儀列傳》:“[張儀]已學而游說諸侯。”○[晉][左思]《詠史》之八:“[蘇秦]北游說,[李斯]西上書。”○[劉師培]《論近世文學之變遷》:“降及[戰國],士工游說,縱橫家流,列於九家之一。”◆2.泛指勸說別人采納其意見、主張。○[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明主不深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李陵]游說。”○[清][孔尚任]《桃花扇‧截磯》:“事已至此,欲罷不能,快快遣人游說便了。”○《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中國滅亡論》:“[板垣退助]憂之,乃大倡自由平等之說,奔走游說遍于國內,卒成大黨,名曰‘自由’。”○[茅盾]《腐蝕‧十月二日》:“[舜英]輕輕嘆了口氣,似乎放棄了游說我的意思了。”◆3.指說客。○《漢書‧孔光傳》:“﹝[孔光]﹞不結黨友、養游說、有求於人。”

游水,◆1.人或動物在水中游動。○《管子‧輕重甲》:“[齊]民之游水,不避[吳][越]。”○[唐][李賀]《蘭香神女廟》詩:“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錦麟。”○[曹禺]《日出》第二幕:“你看我現在,騎馬、游水、跳舞、穿洋服,一點一點地學起來。”◆2.超出某一平面的水。○[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笨麴并酒》:“下饙著空甕中,以釜內炊湯,及熱沃之;令饙上游水深一寸餘便止。以盆合頭。良久水盡,饙熟極軟。”○《資治通鑒‧周世宗顯德六年》“補壞防,開游口三十六”[元][胡三省]注:“游口者,於水不至處開之,以備漲溢而洩游水也。”◆3.複姓。○[漢]代有[游水髮根]。見《史記‧封禪書》。

游手(\遊手),◆1.閑空着手。○《儀禮‧聘禮》“大夫二手授栗”[漢][鄭玄]注:“受授不游手,慎之也。”○[胡培翬]正義:“不游手,謂不空一手。”○《南史‧梁紀下‧元帝》:“雖戎略殷湊,機務繁多,軍書羽檄,文章詔誥,點毫便就,殆不游手。”○《陳書‧程靈洗傳》:“伎妾無游手,並督之紡績。”◆2.特指農民游惰不從事生產勞動。○[漢][王符]《潛夫論‧浮侈》:“今舉世舍農桑,趨商賈,牛馬車輿,填塞道路,游手為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眾。”○[宋][司馬光]《論勸農上殿札子》:“今國家每下詔書,必以勸農為先,然而農夫日寡,游手日繁,豈非為利害所驅邪?”○《金史‧太宗紀》:“苟不務本業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其令所在長吏,敦勸農功。”◆3.閑蕩不務正業。○[晉][葛洪]《抱樸子‧詁鮑》:“宿衛有徒食之眾,百姓養游手之人。”○[清][黃景仁]《圈虎行》:“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魯迅]《且介亭雜文‧寄<戲>周刊編者信》:“我的意見,以為[阿Q]該是三十歲左右,樣子平平常常,有農民式的質樸,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4.指閑蕩不務正業的人。○[宋][陶穀]《清异錄‧蟲》:“[唐]世京城游手夏月採蟬貨之,唱曰:‘只賣青林音樂。’”○《明史‧金聲傳》:“[甫]倉猝募數千人,皆市井游手,所需軍裝戎器又不時給。”

游事,◆謂外出以求事奉(他人)。○《商君書‧墾令》:“不可以辟役,而大官未可必得也,則餘子不游事人,則必農。農則草必墾矣。”○《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

游世(\遊世),◆優游於世。○《管子‧中匡》:“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寬而不凌,菀濁困滯,皆法度不亡,往行不來,而民游世矣,此為天下也。”○《北史‧常景傳》:“以知命為遐齡,以樂天為大惠。以戢智而從時,以懷愚而游世。”

游士(\遊士),◆1.指[戰國]時的說客。○《韓非子‧和氏》:“官行法則浮萌趨於耕農,而游士危於戰陳。”○《史記‧孟嘗君列傳》:“天下游士馮軾結靷東入[齊]者,無不欲彊[齊]而弱[秦]者;馮軾結靷西入[秦]者,無不欲彊[秦]而弱[齊]者。”○[宋][曾鞏]《<戰國策目錄>序》:“[戰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2.泛指雲游四方以謀生的文人。○[漢][桓寬]《鹽鐵論‧晁錯》:“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學,招四方游士,[山]東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間,講議集論,著書數十篇。”○《後漢書‧孔融傳》:“郡人無後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為棺具而歛葬之。”○《新五代史‧李從榮傳》:“[從榮]又命其寮屬及四方游士試作《征淮檄》,陳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

游食(\遊食),◆1.游手好閑,不勞而食。○《荀子‧成相》:“臣下職,莫游食。”○[楊倞]注:“游食謂不勤於事,素飧游手也。”○《元典章新集‧刑部‧騙奪》:“今因照刷文卷,多有革閒弓手祗候、無役軍人,糾合游食之徒,聚成羽黨。”○[廖仲愷]《錢幣革命與建設》:“游食者眾,則社會日貧。”◆2.謂居處不定,到處謀食。○《管子‧治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摺:“這老頭子硬頭硬腦的,正是躲避差徭游食戶。村裏尋往城裏去,城裏尋往村裏去。”○[清][昭槤]《嘯亭雜錄‧旭亭家書》:“﹝[旭亭]﹞性和靄,居家勤儉,年四十,即棄儒冠,游食四方。”◆3.指居無定處,四處謀食的人。○[明][馮夢龍]《智囊補‧上智‧張瀚》:“[瀚]聞報,以募召游食,饑附飽颺,不可用。”

游聲(游声),◆虛浮的名聲。○《晉書‧儒林傳‧徐邈》:“日昃省覽,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豈須邑至里詣,飾其游聲哉!”

游生,◆游學的學生。○《後漢書‧宦者傳‧曹節》:“乃四出逐捕,及太學游生,繫者千餘人。”

游神(\遊神),◆1.猶游心。○《藝文類聚》卷五五引[漢][馮衍]《說鄧禹書》:“誠少游神乎經書之林,馳情乎玄妙之中。”○[宋][蘇轍]《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二:“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淵默,灼見群臣之情;運智密微,陰扶聖母之斷。”○[明][梁辰魚]《江東白苧‧效沈青門唾窗絨體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跡于醉鄉;逸氣不伸,常游神於花陣。”參見“游心”。2.巡游之神;游蕩之鬼。○[清][尤侗]《西堂雜俎‧瑤宮花史小傳》:“[王母]聞其以腴詞贈答,切責之,命游神巡察,不許私至。”○[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于去惡》:“數十年游神耗鬼,雜入衡文,吾輩寧有望耶!”◆3.方言。流氓。○[郭沫若]《初出夔門》一:“我們的一批和清華學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為了輪船上的游神--游神者[四川]話之流氓也。”

游商(\遊商),◆往來各地經商的人。○《管子‧七臣七主》:“時有春秋,故穀有貴賤,而上不調淫,故游商得以什伯其本也。”○[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這樣別國的游商便來做生意了。”

游散(\遊散),◆I蹓躂。徐特立《公園設立管見》:“使市中的婦女、小兒,離開不見天日的居室,終日在公園中作工或游散。”○《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去吧!到草灘上游散游散!”◆II閑散。○《資治通鑒‧魏明帝青龍二年》:“初,[長水]校尉[廖立],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副,常以職位游散,怏怏怨謗無已。”◆2.游離散逸。《朱子語類》卷六八:“其生也,氣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氣日反而游散。”○[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游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

游日,◆閑游的日子。○《管子‧法法》:“故農夫不失其時,百工不失其功,商無廢利,民無游日,財無砥墆。故曰:儉其道乎!”[尹知章]注:“無閒游之日。”

游人(\遊人),◆1.無產業的流浪者。○[漢][桓寬]《鹽鐵論‧相刺》:“古者經井田,制廛里,丈夫治其田疇,女子治其麻枲,無曠地,無游人。”◆2.流民。指無田可耕,流離失所的人。○《新唐書‧韓琬傳》:“夫流亡之人非愛羈旅、忘桑梓也,歛重役亟,家產已空,鄰伍牽連,遂為游人。”◆3.游玩的人。○[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橋上游人夜未厭,共依水檻立風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此時天氣寒冷,游人絕少。”○[郁達夫]《臨平登山記》:“[龍洞道觀]的所以得至今廟貌重新,游人爭集者,想來[小康王]的功勞,一定要居其大半。”

游氣(游气),◆1.浮動的雲氣。○《孔子家語‧顏回》:“達於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人矣。”○[唐][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玉虯銜靄,絕游氣而負蒼天;金鳳連甍,排烈風而瞰[玄圃]。”○[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游氣,氣之游行也,即所謂升降飛揚。”◆2.微弱的呼吸。○[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那[君瑞]聞道,撲然倒地,只鼻內似有游氣。”○《水滸傳》第七四回:“[李逵]看[任原]時,跌得昏暈,倒在獻臺邊,口內只有些游氣。”○[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全身是傷,腦殼差點打破,口裏只有一絲游氣。”◆3.指殘餘的生命。○《元史‧郝經傳》:“國家建極開統垂五十年,而一之以兵,遺黎殘姓,游氣驚魂,虔劉劘盪,殆欲殲盡。”

游女(\遊女),◆1.出游的女子。○《詩‧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鄭玄]箋:“賢女雖出游流水之上,人無欲求犯禮者。”一說為[漢水]女神。見[劉向]《列女傳》及《文選‧嵇康〈琴賦〉》[李善]注引[薛君]說。○[前蜀][李珣]《南鄉子》詞之四:“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2.無業婦女。○《管子‧輕重甲》:“[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鍾于[桀]之國。”◆3.[漢水]女神。○[漢][張衡]《南都賦》:“[耕父]揚光於[清泠之淵],[游女]弄珠於[漢皋]之曲。”○[三國][魏][嵇康]《琴賦》:“舞鸑鷟於庭階,[游女]飄焉而來萃。”○[李善]注引《列女傳》:“[游女],[漢水]神。”○[清][姚鼐]《詠古》:“客行[漢江]渚,思見[游女]神。”◆4.指[秦穆公]之女[弄玉]。其夫[蕭史]善吹簫,教[弄玉]作鳳鳴。一夕吹簫引鳳,[弄玉]遂隨夫升天仙去。見[漢][劉向]《列仙傳‧蕭史》。○[元][李孝光]《八月十八日送張仲舉置酒雲峰臺望月》詩之一:“[謫仙]被酒騎鯨去,[游女]吹簫學鳳鳴。”

游目(\遊目),◆放眼縱觀;流覽。○《楚辭‧離騷》:“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方。”○[漢][班昭]《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晉][陶潛]《詠二疏》:“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係》:“雖兩界中之翰墨,固亦各有所長,而其惡劣蕪雜,不堪游目者,實佔一大部分。”○[茅盾]《過年》三:“當下既已想定,[老趙]毅然決然走進了一家食品店,開始游目縱覽。”

游民(\遊民),◆1.古代指無田可耕,流離失所的人。○《禮記‧王制》:“無曠土,無游民,食節事時,民咸安其居。”○《新唐書‧康承訓傳》:“出金帛募兵,游民多從之。”○《清史稿‧食貨志一》:“編審五年一舉,雖意在清戶口,不如保甲更為詳密,既可稽察游民,且不必另查戶口。”◆2.今指沒有正當職業的人。○[葉聖陶]《隔膜‧恐怖的夜》:“本鎮的現狀何等危險!若是游民無賴乘機騷動,誰能去對付呢?”

游門(游门),◆串門子。○[趙樹理]《“鍛煉鍛煉”》:“不過她這‘疼’疼得有點特別:高興時候不疼,不高興了就疼;逛會、看戲、游門、串戶時候不疼,一做活兒就疼。”

游龍(游龙),◆1.游動的蛟龍。○《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明][何景明]《望郭西諸峰有懷昔隱兼發鄙志》詩:“游龍戢淵鱗,翔鷺振雲翮。”○[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實錄》:“其繼也,若游龍之行空,長虹之逶迤。”◆2.葒草的別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橋松,隰有游龍。”○[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四:“紅蓼即《詩》所謂游龍也,俗呼水紅。”○[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葒草》﹝釋名﹞引[陳藏器]曰:“天蓼即水葒,一名游龍,一名大蓼。”一說:游,謂枝葉放縱;龍,草名。見《詩‧鄭風‧山有扶蘇》[鄭玄]箋、[孔穎達]疏。

游利,◆猶逐利。○《三國志‧魏志‧董昭傳》:“國士不以孝悌清脩為首,乃以趨勢游利為先。”

游口,◆1.猶游民。○《新唐書‧蕭定傳》:“[大曆]中,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定]與[常州][蕭復]、[豪州][張鎰]為第一,而劭桑稼,均賦稅,業徠游口,在[鎰][復]右。”◆2.河道的泄洪口。○[宋][曾鞏]《本朝政要策‧邊防》:“遂自[浮陽]至[乾寧]之塞,補壞防,開游口三十有六,[瀛][莫]以通,作治之功自[韓通]。”○《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夏,四月,庚寅,[韓通]奏自[滄州]治水道入[契丹]境,柵於[乾寧軍]南,補壞防,開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胡三省]注:“游口者,於水不至處開之,以備漲溢而洩游水也。”

游客(\遊客),◆1.旅人;游子。○《管子‧輕重乙》:“吾國者,衢處之國也,遠秸之所通,游客蓄商之所道,財物之所遵。”○[宋][曾鞏]《寶月大師塔銘》:“而鄉邑之人,至於羈旅游客,其歸之者,無不厭其意。”○[明][高啟]《偃松行》:“不知已閱幾人代,游客過盡今存誰?”◆2.門客。古指出外投靠權貴的人。○《後漢書‧朱穆傳論》:“至乃[田]、[竇]、[衛]、[霍]之游客,[廉頗]、[翟公]之門賓,進由埶合,退因衰異。”○[宋][陸游]《南唐書‧宋齊丘傳》:“[烈祖]怒曰:‘太保始以游客干朕,今為三公足矣。’[齊丘]詞色愈厲,曰:‘臣為游客時,陛下亦偏裨耳。’”[清][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粵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紳士中未必無之,宜殺一儆百。”◆3.游人。○[清][葉廷琯]《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春時彌望皆菜花,亦稱[黃花地]。土人沿緣設茶寮數十處,以待游客。”○[茅盾]《追求》四:“公園裏簡直沒有什麼游客。”

游軍(游军),◆流動作戰的軍隊。○《三國志‧魏志‧諸葛誕傳》:“又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州泰]等簡銳卒為游軍,備外寇。”○《朱子語類》卷一二一:“如大軍廝殺相似,大軍在此坐以鎮之,游軍依舊去別處邀截,須如此作工夫方得。”○《明史‧薛顯傳》:“﹝[顯]﹞與[常遇春]攻[湖州],別將游軍取[德清],攻[昇山]水寨。”

日出东南隅行陆机翻译(日出东南隅行翻译)

游居(\遊居),◆1.閑居,無所事事。○《逸周書‧大匡》:“慎惟怠墮,什伍相保。動勸游居,事節時茂。”○《商君書‧墾令》:“國之大臣諸大夫,博聞、辯慧、游居之事皆無得為。”○《韓非子‧六反》:“游居厚養,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2.行止起居。○《管子‧弟子職》:“志毋虛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亦指居處。○《莊子‧天運》:“今而天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聚弟子游居寢臥其下。”◆3.謂士大夫的出仕與居家。○[唐][韓愈]《送陸歙州詩》序:“朝廷夙夜之賢,都邑游居之良,齎咨涕洟,咸以為不當去。”○[宋][陳師道]《思白堂記》:“夫前世游居之士有傳於後者多矣,獨有意於[白公],何耶?進則效其忠,退則存其身,仁以成政,文以成言。此公之行而後世士大夫之所為思也。”

游精(\遊精),◆游神,游心。○《後漢書‧馮衍傳下》:“上隴阪,陟高岡,游精宇宙,流目八紘。”○《晉書‧皇甫謐傳》:“今子以英茂之才,游精於六藝之府,散意於眾妙之門者有年矣。”○[明][王廷相]《<空同詩集>序》:“[李子][獻吉]……游精於[秦][漢],割正於六朝,執符於《雅》《謨》,參變於諸子。”

游韁(\游缰),◆

游化(\遊化),◆1.潛移默化。○《淮南子‧要略》:“陶冶萬物,游化群生。”◆2.雲游教化。○[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宋云惠生使西域》:“推其本緣,乃是[如來]在世之時,與弟子游化此土,指城東曰:‘我入涅槃後二百年,有國王名[迦尼色迦]在此處起浮圖。’”

游戶(游户),◆未登記戶籍的人家。○《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羽][飛]乃止”[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

游合,◆交游聚合。○《新唐書‧顧師邕傳》:“﹝[師邕]﹞性恬約,喜書,寡游合。”

游行(\遊行),◆1.指作戰時迂回運動。○《史記‧高祖本紀》:“[高祖]在[邯鄲]誅[豨]等未畢,[豨]將[侯敞]將萬餘人游行,[王黃]軍[曲逆],[張春]渡[河]擊[聊城]。”◆2.出游;游逛。○《晉書‧司馬紘傳》:“而頃游行煩數,冒履風塵。宜令官屬以下,各以職奉衛,不得令王復有此勞。”○[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中:“三月一日,三省同奉聖旨,開[金明池],許士庶游行。”○[冰心]《寄小讀者》十五:“我能自在游行,尋幽訪勝,不似她們纏綿床褥,終日對着懨懨一角的青山。”◆3.指游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七回:“那官聽見是得罪了外國人……便不由分說,給了一面大枷,把鄉下人枷上,判在[靜安寺路]一帶游行示眾。”◆4.在街上結隊而行以表示某種意願。○[老舍]《茶館》第三幕:“街上有游行的,他媽的什麼也買不着。”○[楊朔]《昨日的臨汾》:“人到齊了,現在就要游行,下半天才開會演戲。”○[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十三章:“上午,我在[天安門]前面游行,看見[毛主席]把紅旗升起來。”◆5.猶流浪。○[巴金]《秋》四:“她的祖母把游行度曲的瞎子喚進公館裏來唱過幾次小曲。”○[柔石]《二月》十九:“孤獨也好,我也適宜於孤獨的,以後天涯地角我當任意去游行。”◆6.流利不拘。○[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六:“至於‘酒瓶在手六國印,花露上身一品衣’,則失之雕刻,無游行自在之意。”

游光(\遊光),◆1.流傳榮譽。參見“游光揚聲”。◆2.傳說中的惡鬼名。○《文選‧張衡〈東京賦〉》:“殪[野仲]而殲[游光]。”○[薛綜]注:“[野仲]、[游光],惡鬼也。”○[漢][馬融]《廣成頌》:“捎罔兩,拂[游光]。”○《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豐]不知而往,即殺之”[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時有謗書曰:‘[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游光]。’”[清][唐孫華]《逐疫鬼》詩:“[游光]及[野仲],次第行天誅。”一說為火神名。參閱《廣雅‧釋天》。

游服,◆猶便服。○《左傳‧昭公八年》:“[桓子]將出矣,聞之而還,游服而逆之,請命。”○[杜預]注:“去戎備,著常游戲之服。”

游夫,◆游說之人。○《管子‧參患》:“三器成,游夫具,而天下無聚眾。”○[清][吳偉業]《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游夫空捭闔,武士浪韜鈐。”

游放(\遊放),◆指縱情游覽。○《南史‧謝靈運傳》:“在郡游放,不異[永嘉],為有司所糾。”○[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八:“後以游放無度,為有司所糾,朝廷遣使收之。”

游方(\遊方),◆1.游於方內。指在塵世之中。語出《莊子‧大宗師》:“[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成玄英]疏:“方,區域也。彼之二人……遊心寰宇之外。”○[晉][陶潛]《桃花源》詩:“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2.指僧人為修行問道或化緣而雲游四方。○[唐][無可]《禪林寺》詩:“終斷游方念,爐香繼此焚。”○《西游記》第七四回:“想是跟你師父游方,到處兒學些法術。”○[郭沫若]《橄欖‧三詩人之死》:“是中午時分,一位游方和尚到我們門前來化緣。”◆3.泛指到處逛蕩。○《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知縣道:‘胡說!既是同宿,豈有不知情的?況且你們這些游方光棍,有甚麼做不出來!’”◆4.苗語音譯。○[黔]東南[苗]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場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與外寨男子參加。男女整裝相聚,通常是兩男兩女對歌;雙方屬意後,分別相邀談唱,若有意成婚,則互贈禮品作為信物。○《苗族民間故事選‧天上人間》:“一天,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豬菜,見路邊有兩棵楓香樹,樹身苗條,枝葉繁茂,活像兩個小夥子,撐着傘兒站在那裏游方唱歌。”

游動(游动),◆1.游行;浮動。○[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南漢劉龑康陵之侈》:“硯池中有玉魚,能游動。”○[楊朔]《海市》:“山巒時時變化,一會兒山頭上現出一座寶塔,一會兒山窪裏現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動着許多黑點,影影綽綽的,極像是來來往往的人馬車輛。”◆2.移動;走動。○[蕭紅]《夜風》一:“在浩蕩的天空下,南山坡口,游動着馬隊,蛇般地爬來了。”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牛圈門外,有個敵人哨兵端着刺刀,來回游動。”徐懷中《西線軼事》八:“你們就繞着總機附近游動,不要亂走,以免和其它單位的巡邏哨發生誤會。”

游道(\遊道),◆I1.猶行道。○《漢書‧楊惲傳》:“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2.交游。《史記‧陳丞相世家》:“[平]既娶[張]氏女,齎用益饒,游道日廣。”○[明][文徵明]《陝西布政使司左參議盧君墓表》:“游道既廣,造詣日深。”◆II游車與道車。皆古天子御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馳游道而脩降兮,騖遺霧而遠逝。”○[張守節]正義:“游,游車也。道,道車也。”

游從(\游从),◆1.相隨同游。○[晉][陶潛]《與殷晉安別》詩:“負杖肆游從,淹留忘宵晨。”○[宋][秦觀]《越州請立程給事祠堂狀》:“[南陽公]嘗命畫史圖太子少師[天水][趙公]并公與己游從之像,號《三老圖》。”◆2.交往。特指與長輩交往。○[唐][元稹]《誨侄等書》:“吾又以吾兄所職,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從,亦宜切慎。”一本作“遊從”。○[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慶元黨》:“至[嘉定]間,偶出于一時之游從,或未嘗為公之所知者,其跡相望于朝。”○[清][劉大櫆]《翰林編修李公墓志銘》:“公卒,則士大夫嘗相游從者皆相向欷歔泣下。”◆3.指結交的人。○[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詩》:“[熙寧]中,[王欽臣][仲至]自[河北]被召用。○[荊公]薦對。○[神宗]問所與游從,公奏[宋][敏求],帝默然,遣還任。”○[宋][文天祥]《早秋》詩:“眼裏游從驚死別,夢中兒女慰生離。”

游辭(\游辞),◆虛浮不實的言辭。○[漢][劉向]《說苑‧正諫》:“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辭偽詐而貪[齊],譬猶石田無所用之。”○[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序》:“刪其游辭,取其要實,或義在可疑,則數家兼列。”○《舊唐書‧姜皎傳》:“游辭枉陷,旋罹貶斥;嚴憲將及,殆見誅夷。”○[清][王夫之]《讀通鑒論‧漢武帝十三》:“取[安]之書而讀之,原本[老氏]之言,而雜之以辯士之游辭。”

游詞(游词),◆1.浮誇的言辭。○[唐][劉知幾]《史通‧書志》:“若乃前事已往,後來追證,課彼虛說,成此游詞。”○《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天子幼沖,宰相遯荒,詔令皆出諸公之口,豈得以游詞相拒!”[魯迅]《書信集‧致陶亢德》:“此書殆皆游詞瑣語,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無非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賭氣而已,離著作之道遠甚。”◆2.輕薄的言辭。○[唐][谷神子]《博异志‧許漢陽》:“有二青衣,雙鬟若鴉,素面如玉,迎舟而笑。○[漢陽]訝之,而調以游詞,又大笑,返走入宅。”○[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鳳陽士人》:“士人注視麗者,屢以游詞相挑。”○[茅盾]《一個女性》四:“以前少年們在背後私談,還敢對於她有些不敬的游詞,但現在則‘[瓊華]’成為神聖的化身。”

游春(\遊春),◆春天外出踏青。○[阿英]《關於<巴黎茶花女遺事>》引[吳東園]《法京巴黎茶花女史馬克格尼爾行》:“百萬佛郎聲價貴,纏頭無補游春費。”

游處(\游处),◆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處,波此生活在一起。○[漢][禰衡]《鸚鵡賦》:“感平生之游處,若壎篪之相須。”○《南史‧虞寄傳》:“[衡陽王]既出閤,須得一人旦夕游處,兼掌書記,宜求宿士有行業者。”◆2.交游;來往。○[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二‧二王好佛》:“[王右丞]兄弟好佛,多與名僧游處。”○[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一》:“﹝[陳作新]﹞頗工鐵筆篆刻,摹[漢]印,因得與學界游處。”

游車(游车),◆1.指古代帝王游戲之車。◆2.巡游之戰車。○《左傳‧宣公十二年》“使[潘黨]率游闕四十乘”[晉][杜預]注:“游闕,游車補闕者。”

游場(游场),◆出游田獵的場所。○[宋][王禹偁]《籍田賦》:“撫御耦以無怠,履游場而有蹤。”

游長(游长),◆閑散多餘。○《陳書‧宣帝紀》:“後宮僚列,若有游長,掖庭啟奏,即皆量遣。”

游步(\遊步),◆1.漫游。○《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南朝][宋][裴松之]注:“若使游步中華,騁其龍光,豈夫多士所能沈翳哉!”[清][東軒主人]《述异記‧怪洋三則》:“因見天宇晴爽,有七十餘人,相拉游步上山。”○[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其他若史上著名之地,或名人故居,祠宇,墳墓等,亦當令地方議定,施以愛護,或加修飾,為國人觀瞻游步之所。”◆2.涉獵。○《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正始]九年舉秀才”[裴松之]注引《管輅別傳》:“游步道術,開神無窮,可謂士英。”

游兵(\遊兵),◆流動作戰的小股軍隊。○《管子‧幼官》:“四機不明,不過九日,而游兵驚軍。”○《史記‧留侯世家》:“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真宗][景德]初,[契丹]寇[澶淵],其游兵至[臨淄]。”○《英烈傳》第六四回:“[汪信]率本部軍校為游兵,捕獲逃兵,左右來往報信。”○[清][唐甄]《潛書‧五形》:“正兵之外有兵,無兵之處皆兵。有游兵以擾之,有綴兵以牽之。”

信天游,◆流行於[陝北]一帶的一種民歌。曲調一般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歌詞常為兩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長的接連數十段,用同一曲調(有時稍加變化)反覆演唱。杜鵬程《保衛延安》第四章:“放羊的人趕着一群群的牛羊回來了。他們邊走邊唱‘信天游’小調。”○[柳青]《銅墻鐵壁》第一章:“有些趕驢的人在悶熱的前晌嫌瞌睡,揚起嗓子唱着‘信天游’。”

先游,◆介紹薦引。○《漢書‧鄒陽傳》:“有人先游,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顏師古]注:“先游,謂進納之也。”

下游,◆1.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區。○[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李公]至[滬],由下游進兵,自[青浦]、[崑山]轉戰至[江蘇省]。”○《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那[高堰]外河地方,正是[高家堰]的下游受水的地方。”○[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一:“[桑干河]流到這裏已經是下游了,再流下去十五里,到[合莊],就和[洋河]會合。”◆2.猶末流。○[清][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風雅下游,至此而濁穢無加矣。”◆3.比喻落後的地位。如:力爭上游,不能甘居下游。

戲游(戏游),◆見“戲遊”。

烏衣之游(乌衣之游),◆見“烏衣之遊”。

文游臺(文游台),◆臺名。○《嘉慶重修揚州府志‧古跡四》:“[文游臺]在軍城東二里,舊傳[蘇軾]、[王鞏]、[孫覺]、[秦觀]諸公及[李公麟]嘗同游,論文飲酒,因以‘文游’名之。○[公麟]畫為圖,刻之石。”

同游(\同遊),◆亦作“同遊”。◆1.互相交往。○《國語‧齊語》:“世同居,少同遊,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荀子‧法行》:“[曾子]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少同學,長同游,壯同事。”◆2.一同游覽。○[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王東亭]作[宣武]主簿,嘗春月與[石頭]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遊者連鑣俱進。”○[朱自清]《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3.指同游者;同伴。○[唐][許渾]《秋思》詩:“琪樹西風枕簟秋,[楚]雲[湘]水憶同遊。”○[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海公子》:“﹝[張生]﹞開尊自酌,恨無同游。”◆补证条目■亦作“同遊”。■一同游览。亦指同游者;同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

田游(\田遊),◆亦作“田遊”。◆打獵游樂。○[三國][魏][曹植]《謝鼓吹表》:“許以簫管之樂,榮以田游之嬉。”○[晉][張協]《七命》:“田遊馳蕩,利刃駿足。”○[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其後田遊,逐豕失蹤,有尋知跡者,賞一億金錢。”田,一本作“畋”。○[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董如彪》:“父死未葬,爰及田遊,可謂孝乎?”

天游(\天遊),◆見“天遊”。

四游(\四遊),◆見“四遊”。

順天游(顺天游),◆[陝北]民歌的主要形式。也稱“信天游”。○[李季]《三邊人》詩:“唱起順天游來,山這邊能聽到山那邊。”參見“信天游”。

水游(\水遊),◆見“水遊”。

神通游戲(神通游戏),◆謂佛菩薩以神通化度眾生如游戲然。○[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列氏]之言,曰[周穆],曰[華胥],則佛之神通游戲也,夢幻空花也。”

上游,◆1.指河流接近發源地的部分或其附近地區。○《史記‧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裴駰]集解引[文穎]曰:“居水之上流也。”○[宋][陳師道]《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刑》詩:“天險連[三峽],官曹據上游。”○[丁玲]《母親》一:“水從[靈靈溪]的上游流來,淺淺的,在亂石上‘泊泊泊’的低唱着。”◆2.泛指形勝之地。○[唐][柳宗元]《謝襄陽李夷簡委曲撫問啟》:“伏惟尚書鶚立朝端,風行天下,入統邦憲,出分主憂,控此上游,式是南服。”集注引[孫汝聽]曰:“上游,猶言重地也。”○[明][王鏊]《震澤長語‧國猷》:“初[藝祖]欲都[洛陽],[太宗]沮之。○[藝祖]曰:‘未也,且欲都[關中]據天下之上游。至哉見也!’”◆3.上司;上級。○[清][包世臣]《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離省較遠之[高廉]各郡,渡[瓊]商旅,每有指為匪徒,飛稟省府,委員扶同,遂成冤獄。上游知而不問。”○[清][王韜]《洋務上》:“凡屬洋務人員,例有獲優缺,擢高官,而每為上游所器重,側席諮議。”◆4.高位;前列。○[唐][羅隱]《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二:“征東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宋史‧文苑傳五‧黃伯思》:“甫冠,入太學,校藝屢占上游。”○[清][顧炎武]《上吳侍郎暘》詩:“作氣須先鼓,爭雄必上游。”◆5.喻先進。○[謝覺哉]《講幾個字》:“上游不是容易得到的,必須爭。生產勁頭大,生產多,是上游。”

散游(\散遊),◆見“散遊”。

親游(\亲游),◆見“親遊”。

清游(\清遊),◆見“清遊”。

馬游龍(马游龙),◆見“馬如游龍”。

馬如游魚(马如游鱼),◆同“馬如游龍”。◆《初學記》卷四引[漢][劉楨]《魯都賦》:“日暮宴罷,車騎就衢,蓋如飛鶴,馬如游魚。”

馬如游龍(马如游龙),◆形容人馬熙熙攘攘的景象。語出《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元][虞集]《送戴真人歸越》詩:“馬如游龍花如雨,蹴踏春秋作朝暮。”○[清][余懷]《板橋雜記‧軼事》:“[金陵]都會之地,南曲靡麗之鄉,紈茵浪子,蕭灑詞人,往來游戲,馬如游龍,車相接也。”亦省作“馬游龍”。○[清][單可惠]《張燈曲》:“衣香人影何紛紛,車如流水馬游龍。”○[清][尤侗]《趙高傳》詩:“月華門前車鬥風,[涿州]道上馬游龍。”

流水游龍(流水游龙),◆語本《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後因以“流水游龍”比喻川流不息的車馬。○[李慈銘]《大風有感》詩:“流水游龍日夜馳,品題素竹與哀絲。”

客游(\客遊),◆在外寄居或游歷。○《史記‧刺客列傳》:“而[聶政]謝曰:‘臣幸有老母,家貧,客游以為狗屠。’”[南朝][宋][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詩:“客游厭苦辛,仕子倦飄塵。”○[宋][戴復古]《廬陵城外》詩:“客游鄉土別,景物只同然。”○[清][吳敏樹]《書毛西垣<黔苗竹枝詞>》後:“故友[毛西垣]孝廉客游[貴陽]時,取[黔中]苗俗事,以其族類舉之,各為詠歌,成《竹枝》百首。”

居游(\居遊),◆亦作“居遊”。◆1.閑居與出游。○《商君書‧墾令》:“國之大臣諸大夫,博聞、辯慧、游居之事,皆無得為,無得居游於百縣,則農民無所聞變見方。”◆2.指相處往來。○[清][吳敏樹]《答李香州書》:“如欲熟知其人,攬其所長,閒從之馳騁筆墨之林,以快吾意,而發吾才,非久留與居遊則未可也。”

九游,◆見“九旒”。

交游(\交遊),◆見“交遊”。

回游,◆1.回環流動。○[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近南則會以雙流,縈以三洲。表裏回游,離合山川。”◆2.洄游。海洋中的一些動物(主要指魚類),因為產卵、覓食或季節變化的影響,而沿一定路線有規律地往返遷移。

行游(\行遊),◆見“行遊”。

高游(\高遊),◆見“高遊”。

道游,◆天子出行時的道車和游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前皮軒,後道游。”○[李善]注引[文穎]曰:“天子出,道車五乘,游車九乘,在乘輿車前。”

從游(\从游),◆見“從遊”。

春游(\春遊),◆亦作“春遊”。◆1.指帝王春日巡行。○《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春游,覽省遠方。”○《文選‧張衡<東京賦>》:“既春游以發生,啟諸蟄於潛戶。”○[薛綜]注:“春游謂仲春巡行[岱嶽]。”◆2.泛指春日出游。○[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冶容不足詠,春游良可歎!”[宋][柳永]《荔枝香》詞:“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清][納蘭性德]《杏花》詩之三:“寒禁花信愆期易,病減春游好事稀。”如:我孩子上星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次春游活動。

出游(\出遊),◆見“出遊”。

長游(长游),◆什長和游宗。謂鄉中之行政長官。○《管子‧八觀》:“鄉毋長游,里毋士舍,時無會同,喪蒸不聚,禁罰不嚴,則齒長輯睦毋自生矣。”○[尹知章]注:“﹝長游,﹞什長、游宗也。”

長游,◆长久地优游。○《太平经·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其爲政治,但樂使王者安坐而長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又《急学真法》:“致令天時運轉,樂王者乃長游而無事。”

北游,◆往北方游歷。游,也寫作“遊”。○《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家貧,假貸無所得,迺北游[燕]、[趙]、[中山],皆莫能厚遇,為客甚困。”○[三國][魏][應璩]《與從弟苗君胄書》:“閒者北遊,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發蒙。”○[晉][陸機]《苦寒行》:“北遊[幽][朔]城,涼野多險難。”○[明][陶宗儀]《輟耕錄‧龐居士》:“[元和]六年,北游[襄][漢],隨處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