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经典美文 > 林黛玉的外貌描写赏析-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林黛玉的外貌描写赏析-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林黛玉的外貌描写赏析-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马经义

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早出场的一位,整个过程犹如一段美妙的音乐悠悠扬扬从远处飘来。舒芜先生曾有专门的文章分析林黛玉的出场,舒先生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出场一共分为了三步,曾在第二回中远远一现,由作者介绍了她的家世、父母等基本情况,这是林黛玉形象的最模糊轮廓,最朦胧的影子。第二现仍然是在第二回,通过林黛玉的启蒙老师贾雨村的回忆初步把林黛玉的形象从“凡女子”中突显出来。正式登场是在第三回,林黛玉洒泪拜别父亲,登舟而去。舒芜先生说:“这一走,就走出了序幕,结束了序幕,走出了第一幕,揭开了第一幕。”(10)

随着林黛玉的正式登场,她的容貌也就慢慢清晰起来。曹雪芹对于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三回,书中写道: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作者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运用的是“大写意”的手法。历来的评论家们在评析林黛玉的外貌时都突出了一个核心意象,那就是“病态美”。早在清代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诗中就有写到林黛玉的病容,其诗云:“病容愈觉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较差些。”由此可见在早期的《红楼梦》读者群中就有了林黛玉病态美的印象。

从上面的外貌描写来看,林黛玉是娇弱、袅娜、风流、标致的,这种描写方式侧重于人物的气质情态,所以曹立波先生说:“林黛玉的气质和情态可以说集仙女的神韵、西施的病容,以及淑女的气派于一身。”(11)

评论者们除了在这段外貌描写中看到了病态美的核心意象外,还抓住了另外一点,那就是林黛玉的聪慧。太平闲人张新之就曾评点说,作者刻画林黛玉的容貌“多从‘心’‘病’二字着笔。”林黛玉的“心”较比干的七窍玲珑心还要多出一窍来,这是彰显林黛玉聪慧的艺术化表达。作者用比干和西施来类比林黛玉,孙虹先生认为这里面还包含着一种“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表现形态往往是反传统的超强意识。”(12)这与林黛玉在整部《红楼梦》中的表现不谋而合。

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是“大写意”的手法,是诗化了的语言。邸瑞平先生认为林黛玉的肖像之所以与众不同,“正是作者融化了传统文化中诗与画的笔意创造出来的,给人一种只能意会,很难言传之美。”(13)在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中渗透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或者说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文化因子支撑着林黛玉的容貌与形象。评论者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三点上:

第一,西施是支撑林黛玉形象的文化因子之一。

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吴越国的美女,她的风韵与美丽早已深入人心。因为时时心痛所以常常“捧心而颦”,这一状态不仅仅得到了大众的怜惜,还定格为了病态美的典范。从林黛玉的“眉尖若蹙”到“娇袭一身之病”可以说处处都彰显着“病西施”的形象。所以吕启祥先生说:“林黛玉形象是得到了西施的铺垫、映衬、补足、充盈。如若对西施完全陌生,恐怕也难以理解黛玉其人。”(14)

第二,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是支撑林黛玉形象的又一文化因子。

据《述异记》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这段凄婉动人的传说故事,在华夏大地传颂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包含着一段真挚执着的情感。林黛玉的别号叫“潇湘妃子”就是从这个典故中脱胎出来的。再加之林黛玉天性爱哭,又居住潇湘馆,其中的竹子岂不被泪沾而化成斑竹?所以娥皇、女英就成了结构林黛玉形象的又一文化成分。

第三,《楚辞》中巫山女神是支撑林黛玉形象的第三个文化因子。

巫山神女是屈原笔下的文学形象,这位神女“既含睇兮又宜笑”,这种神态和林黛玉的“似喜非喜含情目”异曲同工。神女所居之处是“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又与林黛玉所居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环境不谋而合。正因如此,所以朱淡文先生说:“曹雪芹在构思林黛玉形象的外貌风度与精神世界时,对《楚辞》中的巫山女神特别是屈原笔下的巫山女神明显有所借鉴。”(15)

在《红楼梦》文本中,这段比较详细的关于林黛玉的外貌描写,虽然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在早期的抄本中却存在着很多的异文。例如“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在乾隆五十六年刊行的程甲本上却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关于林黛玉的眼睛,一些抄本上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但是在列藏本上却是“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如此种种,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关于林黛玉“眉”与“眼”的描写在脂本中就有七种不同的版本。(16)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曹立波先生说:“从不同阶段的抄本对黛玉容貌描写上存在的异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林黛玉容貌的描摹是煞费苦心,反复修改的。”(17)周汝昌先生也根据《甲戌本》上这两句文字中留出的空白推测,当年的曹雪芹在刻画林黛玉的外貌时确实大费心思。

作家森林团队原创文章,对作品拥有合法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