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夏目友人帐》里有一段我很喜欢的话:“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很多人害怕孤独,因此而迷茫、不知所措。其实,人在孤独的状态里,才能进行真正的创造。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第1张

纵观我国古典诗词史,你会发现诗人都是在极端孤独中,创作出了千古名作。无论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是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亦或是岳飞的“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就连豪迈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独坐敬亭山》一诗,来写自己的孤独。

《元和郡县志》记载,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曾七次来到宣城,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公元761年,也就是唐肃宗上元二年,李白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只有李白独自一人登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名作。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第2张

李白先是描写了眼前的景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群鸟高飞得无影无踪,一朵云自在悠闲的飘着。

一“尽”,一“闲”,李白营造了一个“静”的境界。这种“静”,是山鸟喧闹声消失后的清静,也是一朵云消失在天际后的幽静。

在写法上,这两句诗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所烘托的正是李白心灵上的孤独。并且,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也暗示出了李白游览观望的时间之久,勾画出李白“独坐敬亭山”的传神形象,为下文“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第3张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也就是,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

在写法上,这两句则是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无需有什么交流,李白与敬亭山之间就已经达到了情感上的默契。后来辛弃疾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的也是这种手法。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第4张

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李白来说不算什么,他还有敬亭山。但字里行间,它又无不透出了李白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因为山愈是“有情”,便显得人愈是“无情”。李白内心深处的孤独也就被显得更加突出。

究其原因,无非是有理想、有才能的李白,却在政治上遭受压制。从李白长安的不得见,到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再到带罪流放夜郎的屈辱。这些都让李白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他自然也就有了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独坐敬亭山诗意和情感-独坐敬亭山诗意是什么  第5张

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尚且会如此孤独,更何况是我们呢?所以读完这首《独坐敬亭山》,你便会明白,我们经历的所有孤独,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