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物事迹-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物事迹-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进入21世纪,虽说季羡林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吐火罗、印度文化等领域,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大师,成为知识分子的标杆。

抛去晚年身外的种种是是非非,季羡林先生早年间的求学之路异常精彩,晚年也著作颇丰,在对年轻人的引领方面起到了榜样和引导作用,这些在其散文集《要把读书当回事》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物事迹-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第1张

这本书包括季羡林为很多书籍作的序,也用浅显的文字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其中最让我感慨的,是季老在书中回忆了自己的求学之路,涉及童年、小学、中学,以及清华和留洋生活,而这其中在我看来,童年和小学的生活尤为精彩,非一人之命运跌宕,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变迁。

1911年,季羡林出生在山东清平县,用他的话说,出生在山东最穷地区最穷乡村中最穷的一个家庭。家里穷得买不起盐,就搜集盐碱地的土放在锅里用水煮,然后用来腌菜。在这种环境下,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就算活下去,最好的结局依然是朝不保夕的农民,或者像发小那般当“山大王”。

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垂青,季羡林的二叔早年和其父亲一起在外闯荡,后来相约一人回家务农,一人在外打拼,不管结果都要相互扶贫。季羡林是他那一代唯一的男丁,为了家族能有振兴的机会,在济南站稳脚跟的叔叔,把六岁的季羡林接到了济南,上了一年的私塾之后,开始接受小学教育。

这就是命运的转折,就算季羡林不是块读书的料,能学文识字的话,至少能在济南的某个店铺当个伙计,不用一辈子修理地球。后来的事实证明,季羡林是块读书的料。可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家族中有一位见过世面的亲戚,这位亲戚又有守旧的一面,季羡林的命运恐怕真的会成为时代的一粒灰。季羡林叔叔对家族的担当,恐怕00后们很难理解。

季羡林的求学生涯离不开“勤奋刻苦”这几个字,但也同时代的风气密不可分。虽然季羡林小时候读的大多是《三国演义》之类的古典小说,但他在济南上的是新式小学,并没有像胡适、顾颉刚他们那般接受四书五经的传统教育,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已经影响到了山东,小学里的课程都是新式的,包括国文、数学、英文等。很难说如果接受的不是新式教育,季羡林就一定能开窍、开挂。

等到小学毕业该入中学了,那时候很多学校都在初创期,入学门槛比较简单,而季羡林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的第一位国文教员是胡也频烈士(不知道他的事迹可以去百度),季羡林在其身上吸收了很多现代文学知识(其中很多无产阶级文学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物事迹-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第2张

所以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发羡慕季羡林先生,上的是新式小学,又赶上济南乃至山东的教育界鼎新之际,接受了更多的新式教育,打下了英文基础(虽说也是哑巴英语),成为一名“相当有水准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时代的弄潮儿,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于是我们会在书中感受到,季羡林先生对读书抱着一种特别崇敬的心情,不管是“开卷有益”还是“随便翻翻”,他都持鼓励态度,“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坐在自家的书城中,“忘记了尘世的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季羡林先生还谦虚地说,家里的很多书自己也没有读过,大概是为了查找资料方便吧,但我总是感觉,他应该也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资深人士。我想,如果我是季羡林,我的一切都是读书给的,那书给我带来的安全感,远比童年记忆中的面饼大得多,书,就是他的全世界,外界的纷扰很难打扰到他。

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物事迹-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第3张

一个农村娃,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师。在书中,季羡林对90年代以来一些青年人身上的“精神危机”特别担忧,提出当务之急是对青年进行文化交流的教育。这篇文章写于2000年,不得不说,季羡林的眼光是很敏锐的,他的着眼点不是道德教育,而是指出文化交流的不足,其潜台词不言而喻:开放、包容以及文化自信!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