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生活随笔 > 游虎丘小记文言文翻译(游虎丘小记阅读答案)

游虎丘小记文言文翻译(游虎丘小记阅读答案)

旧家丰溪上 嘉定留芳香——李流芳的人生道路及其画艺 原创 吴军航 人文时空

原创 吴军航 半溪斋 今天

二 李流芳诗画艺术的虚静观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丁集下》评李流芳“性好佳山水,中岁于西湖尤数。诗酒笔墨,淋漓挥洒。山僧榜人,相与款曲软语,间持绢素请乞,忻然应之。……居恒语余:精舍轻舟,晴川净几,看孟阳(程嘉燧)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余笑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其诗文书画能得到当时文坛泰斗钱谦益的如此推崇,足见其艺术天分及造诣之高。天启(1621—1627)年间,阉党专权,朝政极其黑暗,李流芳“自以世受国恩,身虽屏退,不忘国恤。丑、寅之交,阉人披猖,往往中夜屏营,叹息饮泣。”天启二年,李流芳47岁,作《长林风草图轴》,并题一绝于画: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诗后题识:“壬戌春日南还,抱疴闭门。偶作此图,颇有长林丰草之致。怅然有感,而书此诗。李流芳并记。”⑥流露出道家老庄的遁世幽隐思想,正是这一时期他厌世心态的写照。唯在静晤佳山水之际,在与大自然的静默交流中,他内心的痛苦和创伤才能得到抚慰。他游览苏州虎丘后,作有《遊虎丘小记》: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对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⑦李流芳以“遂使丘壑化为酒场”为“秽杂可恨”。极为推崇“山空人静,独往会心”的孤独之美,意境凄清幽静,正是他澄怀悟道、宁静空灵心境的自然投射,流露出深厚的庄禅思想,与明末“公安派”倡导的性灵说旨趣相近,也源于他本人的佛学思想。如他在《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诗中所云:“历落嵚崎三十年,宁教人笑不教怜。一腔热血犹堪洒,半片寒毡也有缘。贫贱已知安骨相,功名端合让才贤。远公莲色还依旧,且放心头得悄然。”虚静中的知觉活动是感性的,也是超感性的,类似于禅宗的不执言象、一念顿悟。他在《虎丘》一文写道:“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而独不宜于遊人杂沓之时。蓋不幸与城市密迩,遊者皆以附羶逐臭而来,非知登览之趣也。今年八月,孟阳过吴门,余拏舟往。会中秋夜无月,十六日晚霁,偕遊虎丘,秽杂不可近,掩鼻而去。今日为孟阳画此,不觉放出山林本色矣。丁巳九月六日,清溪道中题。”他游虎丘,追求与虎丘在“道”的层次上凑泊合一的本色禅趣,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庄禅境界。他推崇徐声远诗句“偏宜夜半游”,更表达出他对中国山水诗虚静空灵意境的偏好。李流芳的题画诗大都流露出虚静的审美理想。如《题月下梅花扇面诗》:西碛山头月上时,湖波倒写梅花枝。悠然独立黄昏下,忆得暗香疏影诗。⑧诗后题记:“己酉春,在西碛山莊看花十日。已,復到西湖,虽桃李爛然,而烟姿玉骨犹在梦境。上巳之如,与湖上诸兄弟修禊水滨,载酒放鹤亭,吊孤山处士遗迹。梅花之遊,仿佛入怀,因为孟阳画此,并题。流芳。”可以看出,李流芳独立黄昏欣赏梅花,与在虎丘“偏宜夜半游”的想法如出一辙,物与我都笼罩在一片空灵虚静之美中。李流芳喜爱赏梅、写梅,更喜爱梅花的高洁品格。他与宋代的林逋一样,身上散以着梅花般孤洁傲岸气质。天启六年(1626),浙江巡抚潘汝桢首倡在西湖为魏忠贤建生祠,随后全国各地一些无耻官员纷纷效尤。一些读书人都要到魏忠贤生祠祭拜。李流芳极其鄙视这帮廉耻丧尽的小人,他铁骨铮铮地说:“拜,是一时事;不拜,是千古事!”天启七年(1627),他在《题山水册》中云:“余以病且感时事,久罢公车。丁卯十月,送计偕者于吴门,闻有旨尽毁珰祠,无不额手。余虽垂老投闲,幸作太平民矣。舟中连日觉耳目清明,笔墨快适。适有宋笺册数帧,纵笔点染,不觉其竟。因復记此,以为它年佳话也。慎娱道人李流芳。”都体现出了李流芳风骨凛然、磊落耿直的品格。三 李流芳对师法古人与师法自然的理解李流芳在长期的艺术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成熟风格。自称:“余画无师承,又不喜临摹古人。如此册于荆、关、董、巨、二米、两赵无所不仿,然求其似,了不可得。夫学古人者,固非求其似之谓也。子久仲圭学董巨、元镇学荆关,彦敬学二米,然亦成为元镇、子久、仲圭、彦敬而已。何必如今之临摹古人者哉!余不能画,知其大意如此。”其实,李流芳并非没有师承,也不绝对摒弃学习古人。钱谦益就说他“画出入元人,尤似吴仲圭。”说明他对元人的画下过很深的临摹功夫。不过他的临摹是遗貌取神的“活学”,取前人之精华,师古人传统而化为自己的血肉,变他法为我用,推陈出新,独创一格,这才是他的本意。清代新安诗人、画家程庭鹭曾评价李流芳的画,认为所以能“修然尘外”,是与他数年“往来两峰三竺,跌宕湖山”分不开的。李流芳既学古人之长,更重视师法自然李流芳曾多次来杭州西湖写生,并把画稿拿给艺友程嘉燧欣赏。他也多次回到徽州故乡,常在黄山、白岳之间吸取山川自然之灵气。陈楞山《玉几山房画外录》载有长蘅跋自作画数则,其一云:“甲寅九月,扫墓新安,过吴门,别季弟无垢于寓舍,持素册授予曰:‘遇新安山水佳处,当作数笔,归以相示,可当卧游。’颔之而别。自禹航从陆至丰干,一路溪山红树,掩映曲折。或旷或奥,皆在画中行。归至屯溪,沿溪而下,清流见底,奇峰怪石,参错溪中,两岩束之,上限云日,所谓舟行若穷,忽又无际者。昔人新安江之胜,今始见之,每欲下笔,逡巡不敢。归与无垢言之,但相对一笑而已。然此册犹在余箧中,每开视之,犹作新安山水想。乙卯北上,乃复携之而行。京师尘埃蔽天,笔冻欲死,画意益不得发。丙辰落魄而南,长夏闲居,思理笔研墨,得此册,则曩时新安山水,又付之子虚乌有矣。因随意弄笔,以解烦热,数日而册满,尚欲题字,识此一段因缘,邹仲锡一见便夺去,固索不得。好画如仲锡,便脱手相赠,不足复惜。但此册未画时,已走新安,往返二千里,京师八千里,中间游览之乐,车马风尘,菀桔凉炭之感,历历皆影现于此,不可不惜也。因题而归之,丁巳五月二十四日。” ⑨(《檀园集》卷十一《题画册》)万历四十三年,李流芳40岁,在游览了故乡新安江如诗如画的优美风光后,创作了一系列诗文书画作品,“历历皆影现乎此”。正因为李流芳时时以造化为师,所以能自出新意,得自然山水之灵魂和生机。他说:“古人画雪,以淡墨作树石,凡水天空处,则以粉填之,以此为奇。余意,此与墨填者,皆求其形似者耳。下笔飒然有飘瞥掩映低上者,乃真雪也。”其作品的气韵来源于师法自然。(待续)

阅读 1

游虎丘小记文言文翻译(游虎丘小记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