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芣苢诗经全文解析(黍离原文及翻译)

芣苢诗经全文解析(黍离原文及翻译)

《诗经·芣苢》解析

北郭先生

芣苢诗经全文解析(黍离原文及翻译)  第1张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诗经全文解析(黍离原文及翻译)  第2张

《芣苢》写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着实弄傻了古人文人。

《毛诗序》依然是有关后妃的陈词滥调:“《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诗三家义集疏》则依托《芣苢》杜撰出一个其夫患有恶疾、其母劝其改嫁却决意不离不弃的义妇故事:芣苢臭恶,都要采来像对待宝贝似的放在衣兜里;丈夫患有恶疾,怎能离弃呢?

清人袁枚看到《芣苢》颠来倒去地唱那么几个简单的句子,觉得水平太差:“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有人则不无戏谑地模仿《芣苢》,写了几句:“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

清人方玉润既不认可《毛诗序》的“后妃之美说”,也不同意袁枚的“不当效法说”,但他又说不清《芣苢》究竟好在哪里,于是调动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然而,尽管方玉润陷入陶醉,但读者却一脸茫然:果真有那么美妙吗?

出现上面这些尴尬局面,归根结底,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没有透彻地理解《芣苢》。

下面,我来解说《芣苢》。

其实,《芣苢》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简单。《芣苢》歌咏野外采集薏苡紧张而要快乐的劳动场景。

首先,说说芣苢。芣苢fú yǐ,前人说是车前草。此说值得推敲。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芣苢”的中心语素应当是“苢”。“芣”,《说文》解释为“花盛”。“苢”,同“苡”。《说文》没有直接解释“苡”,而是解释“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车前子并不“如李”,倒是薏苡的果实“如李”。至于“令人宜子”,则是许慎一说而已,车前子和薏苡均不具备此功效。

从采集的动作看。薏苡也同样需要“掇”、“捋”。

从植株的高度看。车前草紧贴地面,而薏苡则齐腰,采集薏苡的动作更为舒展,视野更为开阔,劳动者的心情也更为愉悦,此时吟唱更为合理。

从生活的需要看。车前子只是中药材,不宜日常煮食。薏苡,在有些地方又称六谷,既是中药材,也可以煮食充饥。相比而言,薏苡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要重要。

因此,“芣苢”应当是薏苡。

芣苢诗经全文解析(黍离原文及翻译)  第3张

芣苢诗经全文解析(黍离原文及翻译)  第4张

为什么说《芣苢》歌咏的劳动场景在野外呢?这从“薄言袺之”、“薄言襭之”——采集来的薏苡需要用衣襟兜着可以推知。

众人采集的薏苡应当是野生的,这从“薄言有之”可以推知。“有”的本义是,原本不是你的,现在归你所有了,表示从“非其所有”到“归其所有”的转化过程。“薄言有之”透露出野外采集薏苡者发现丛生薏苡的兴奋:这么多的薏苡,这一块归我啦!

这就回到本诗开头的两个字“采采”。“采采”不是“采呀采呀”,而是“怎么采也采不完”,意思是“太多了”。这里的“采采”与“采采卷耳”之“采采”是一个意思。

《芣苢》三章,是有故事情节的:

第一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有人发现野外有很多已经成熟的薏苡,于是招呼大家:我们快去采集啊!众人到了旷野,跑散开去,发现一丛,便兴奋地喊道:这一块归我啦!薄言,薄焉,赶紧赶忙。

第二章,“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或许有孩童第一次跟着大人到野外采集薏苡,不知道怎么采,于是大人就做示范动作:先将薏苡的穗子归拢过来(“掇”),然后用手顺着一个方向捋(“捋”)。

第三章,“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孩子们又问:捋下来的薏苡放在哪里啊?大人说:用衣襟兜着,手提好衣角,不要弄撒了(“袺”)。小孩用手提了一会衣兜,感觉臂膀酸疼,不想干了,于是大人又做示范:这样吧!你将衣角塞到裤袋里,形成一个兜,这样就不累了(“襭”)。

于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很开心,大家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既然是唱,肯定是要押韵的。《芣苢》三章中,“掇duo”与“捋luo”是押韵的,“袺jie”与“襭xie”也是押韵的。至于“采”与“有”,读起来并不押韵,这里有古音变化的问题,也有文字传抄的问题。但即使“采”与“有”不押韵,但“采之zhi”、“有之zhi”与“芣苢yi”还是叶韵的。

毕竟是紧张劳动中的吟唱,而不是闲情逸致中的创作,唱词就像劳动号子,简简单单,循环往复,不可能太复杂,用字也不会太雅,不入后世方家之耳,这很正常,这就好比白居易《琵琶行》所言:“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有了上面这些理解,再结合清人方玉润的想象—— “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一个体察民情民意、热爱乡村生活的人或许真能获得与方玉润相同的体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