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经典美文 >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文/小白说华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总会不时地展现出才女们的明艳身影,在女性还远远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教育的时代,人们对偶然出现的才女们往往有一种护惜之情。女诗人的传奇更是会千百年的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明清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繁荣,女童受到教育的机会相对以往来说增加了不少,才女们也越来越多了。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女性在智力方面并不比男性差。女秀才、女状元的传说也渐渐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已经觉醒的女性对自己身受的社会歧视怀有极大的不满,她们不得不奋起反抗。

而生于清末的秋瑾,正是这类女性的杰出代表。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曾经亲笔为秋瑾提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并亲笔书写楹联一幅,充分地表彰了秋瑾不让须眉的气度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1张

孙中山先生为秋瑾所写的楹联

秋瑾(1875——1907)是清末著名的女诗人、革命家。她是绍兴人,又以侠女自居,所以自号鉴湖女侠。她曾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创办报纸,倡导女权,并积极投身于清末革命浪潮之中。1907年,她因起义失败,于绍兴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二岁。

秋瑾的诗词,也常常表现出不甘于女性的弱势地位、想要以男性的姿态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这首《满江红·小住京华》就是典型的例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她跟随丈夫迁居北京小住(从五月到中秋节前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是这段小住使得秋瑾接触到了更多的进步思想。面对深陷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国家,以及八年让她深感厌恶几近窒息的婚姻生活,在本该团圆的中秋佳节,秋瑾写下了这篇痛惜家国破碎、悲叹知音难觅、救国无门的血泪之作。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2张

秋瑾《满江红》

《满江红》上下阙各四句。按照词一般的写法,是上阙由景入情,下阙抒发情怀。秋瑾的这首《满江红》也不例外。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1)上阙的前两句写景,交待了作词的地点、季节、环境

词人此时正跟随丈夫客于京华,而词中交待自己的经历,也只是说小住京华,没有提及更多带有性别色彩的字眼。秋日写到菊花,则是题中应有之意。而写篱下黄花开遍,也许是词人所真实看到的实写,但更多的应该是引用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而陶渊明是典型的男性文人偶像,秋瑾此句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男性士大夫的一种情趣。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3张

《满江红》上阙前两句

另外,她又化用元代张埜《夺锦标·七夕》中“万里秋容如拭”一句,以秋容如拭来描写秋日之感受。秋日的北京,天高气爽,好像擦拭干净了自己的面孔。我们知道秋天本没有面孔,更不会去擦拭的。词人如此形容秋高气爽,这采用的是一种通感的写法,显得十分新奇。这种写法,在文人诗和豪放词中是颇为流行的。

此句,虽是秋瑾化用,却用得贴切自然,有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效果。

(2)从第三句开始,词人从景语转入情语,追思自己的身世,讲述她心中的苦闷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典故,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困,汉王刘邦故意让士兵围着楚军唱起了楚地的歌谣,让楚军误以为他已经占领了楚地。而楚军士兵听着家乡那熟悉的歌谣,感到自己已经深陷不利的境地,又兼思乡情切,于是便无心恋战,终致大败。后世便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各方面同时陷入危机之境况。

“八年风味徒思浙”,如果不了解作者信息的话,也没有看到过全词的话,仅仅看到这句,我们大概并不会认为写这句词的是一个女性。也许我们会想象这是一位士大夫在宦游中为思念家乡所写的。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4张

秋瑾

秋瑾这一句,写的是自己的思乡之情,她写得颇有士大夫的一种潇洒气度。但是我们知道秋瑾显然不是一位勤于王室的士大夫,在这句风雅的词句背后可能隐藏着不那么风雅的生命体验。

那么她所感受到的“八年风味”究竟是什么呢?

提起秋瑾,许多人会被她为革命奉献一切的精神所感动,并心生敬意。

周恩来总理曾说:

“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的新女性,她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

老革命党人吴玉章曾说:

“秋瑾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秋瑾这样一位生活在封建旧社会的女性,她为革命理想到底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她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5张

剧照——讲习中的秋瑾

原来秋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恰好结婚八年,恰好离开娘家在婆家生活了八年,这还原到了女性的生活体验上,八年是指八年的婚姻生活。“思浙”其实是她对娘家的思念,秋瑾思乡是因为远嫁。旧时的女子出嫁从夫,一旦结婚就必须告别家人跟随丈夫生活,因此远嫁往往成为了她们的一种苦难。

秋瑾就是从浙江远嫁到了湖南。在婚姻生活中,她必然饱受思乡之苦。非但如此,难解的乡愁,还往往与不如意的现实相伴。词人秋瑾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她的丈夫王廷钧的才德远远不能和她相匹配,对此秋瑾曾经在给大哥秋誉章的信中说:

“子芳之人,行为禽兽之不若,人之无良,莫此为甚。”

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她所表达出的那种对婚姻的深深不满。

清末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却仍然生活在旧制度下,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这种矛盾就为词人带来了不可言说的苦闷,于是她只能将其寄托于思乡之情。

上阙第四句终于迭出了秋瑾内心苦闷冲突的真正原因: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秋瑾认为自己身为女性是被强派的,是出于冥冥之中命运的一个荒谬安排。她的灵魂并不因此而比男子柔弱,她的内心里并不承认自己是旧制度下那种柔弱的女性身份,她宁愿认为自己是男性。

对于命运的嘲弄,秋瑾的态度是“殊未屑”,她不屑于做好一个当时社会所要求的那种三从四德的女性,她的这种呼声是振聋发聩的,从而透露出一种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

(3)下阙转入写情,从自己未屑做娥眉的话题生发开来,抒写自己作为女中豪杰的抱负。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6张

女中豪杰秋瑾像

词人进一步点明自己身与心的矛盾,以及高贵的灵魂与卑微的身份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秋瑾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自己高贵的灵魂一边,宁可因此忍受那些俗世的磨难。而且她还进一步以豪放的声调宣称: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平生与人相处,总是一副火热肝胆,这完全是一副男性英雄的口吻。词人曾在《致琴文伯母》书中自称“于时事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由此可见,她一直是以古代男性示人,以侠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对于灵魂与现实的矛盾,词人的自评是: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如果别人因为我的外表,而把我这个骄傲的英雄只看作是一个卑微的弱女子的话,那他就是一个被表象迷惑的俗子,不值得在意。

而对于自己目前这种尴尬的处境,秋瑾则把它当成是英雄末路。把自己身为女性所遭受的困扰视为每个英雄都必然要经历的磨折。

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英雄气概。同时,秋瑾再一次回避了自己身为女性的这个现实,而是在诗的思维中,把女性的苦难转化为了男性的苦难。

尽管惑于表象的人都是俗子,不值得在意,但是在这莽莽红尘之中,究竟有几个人不是这种惑于表象的凡夫俗子呢?

秋瑾自己也很清楚,没有几个人,于是她发出了“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悲切呼声。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7张

《满江红》下阙

青衫湿化用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的末句“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青衫是唐代下层官员的服色,必须是读书做官的人才能穿的,也即是说它是男性专有的服装。即使在流泪的时候,词人也不愿意流露出一点儿女儿姿态,而是一定要拉来一身男装给自己穿上,以掩饰心底里那残存的一点点柔弱。

(4)创作这首词的时候,秋瑾二十八岁,八年的封建婚姻,表面上看起来是门当户对,富贵光鲜。实际上令秋瑾受尽了精神上的折磨。最终,她冲破了重重枷锁,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别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首《满江红》是秋瑾赴日本前的言志之作。秋瑾越是将自己与男子进行对比,就越能让人感受到旧社会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内心的痛苦。

这首词的语言老练、刚健,展示出了非凡的艺术水平。她出自于一位巾帼英雄之手,其豪放语言抒写的是女性的生命体验,因此她就获得了特殊的艺术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秋瑾是以女性身份来创作豪放词的,是对早期词那种男子作闺音的传统的反动。

就在写作这首《满江红》的第二年,她冲破了重重束缚,自筹经费东渡日本,在那里组织演讲练习会,成立共爱会,反对清朝统治,提倡妇女解放,这是中国妇女最早成立的一个组织。另外,她还加入了冯自由等人组织的洪门天地会,被封为军师。1905年回国之后,秋瑾先后经徐锡麟、黄兴等人介绍,加入了光复会、同盟会。并创办了旨在宣传男女平等的中国女报,号召妇女要肩负起救国的重任。

她用手中的利笔,甚至是用行动去揭露旧社会对妇女的迫害,挽救危亡;谋求民族和妇女的解放,这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秋瑾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核心和基调。

秋瑾的诗词满江红(满江红扩写300字)  第8张

剧照——秋瑾被捕

然而天妒英才,在1907年,秋瑾因为起义失败而被捕,年仅三十二岁的秋瑾怀着革命未成壮志未酬的遗恨英勇就义于绍兴的轩亭口。

周恩来总理高度评价秋瑾是一位新的女性,她带头打破了三从四德的封建束缚,改变了社会风气。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还未喊出之时,她就敢于仗剑而起,与黑暗势力作斗争。

她,真不愧为一个先驱者。

所以,在社会解放运动还处在萌芽时期 ,专制制度和男权主义依然占领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发出了来自女性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

如果说,上阙的慷慨豪健与下阙的茫然悲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流露出一种独立寒秋、壮志难酬,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彷徨与苦闷,那么她后来为社会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所做的一切,则是对女性固有价值的最高体现和礼赞,就是对女性在新时代应有权利的最初探索和争取。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在重读秋瑾这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为革命献身的巾帼英雄的这首佳作时,我们依然能够很强烈地感受到她那一腔喷薄欲出的爱国热血,和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

参考资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