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生活随笔 >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刘备让养子刘封拜关羽和张飞为叔父,“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

这里的“螟蛉”即“螟蛉之子”,指养子。这个成语诞生有3000年了,原本出自《诗经·小雅·小苑》,原文是“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1张

刘关张剧照

这段话说的是,蜾蠃(guǒ luǒ)会把螟蛉的幼虫带走,并养育教诲,“式穀”在这里的意思是教之为善。毫无疑问,这首诗的立意是好的,作者以虫子为喻,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仁爱,言辞也很优美,充满了正能量。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上古人民的淳朴和善良。

由于古人对上述两种虫子的行为观察不足,产生了一个天大的误会,以为蜾蠃自身不能繁殖,就把孤单的螟蛉幼虫带走抚养了。然而,蜾蠃哪有那么好心,那不过是一种捕猎行为,螟蛉幼虫会成为蜾蠃幼虫的美餐。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2张

配图

这里有必要对两种虫子加以说明。在《说文解字》里,“螟”解释为“虫食菜叶者”,就是一种啃食菜叶的小青虫。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螟蛉是螟蛉蛾的幼虫,也指代抱养的孩子。

蜾蠃在野外也很常见。“蜾”在《说文解字》里解作,“蜾蠃,蒲卢,细要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要,纯雄,无子。”“要”字通“腰”,蜾蠃就是细腰蜂。这与《尔雅注疏》里的解释一样。

古人认为蜾蠃只有雄性,不能繁育后代,会把螟蛉带走养育,养大了就变为蜾蠃。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3张

配图

西汉大学者、文学家扬雄著有《法言》,里面有这样有一段话,“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速哉,七十子之肖仲尼也。”

扬雄这段话比较有代表性。他说,螟蛉之子遇到危险的时候,遇到了无儿无女的蜾蠃,蜾蠃天天祈祷说,“让它长大了像我!”时间久了,螟蛉之子果然长成了蜾蠃的样子。扬雄还说,这就好比孔门贤弟子像孔子。

多数古人对这种说法都深信不疑,所以“螟蛉之子”作为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4张

配图

但是,现代人发现,蜾蠃或者说细腰蜂,其实是一种寄生蜂,雌雄俱全。它们会捕捉一些鳞翅目的幼虫等带到巢里,蜇一下,虫子就被麻醉了,动弹不得。然后细腰蜂就在虫子的身上产卵,以供其幼虫孵化后食用。古人只看了开头,没看到结尾,误以为蜾蠃收养了螟蛉之子。

那么,古代就没人质疑这种现象吗?应当说,任何时代都有善于观察、喜欢研究事物的人。

老话“螟蛉之子”流传了一千多年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有个牛人道破了玄机。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医学家、炼丹家和文学家陶弘景。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5张

配图

陶弘景历经南朝宋、齐、梁三代,虽说他是潜心于道家学问的隐士,也关心着天下大事。南朝梁年间,梁武帝萧衍每遇到难以决断的大计,时常派人咨询陶弘景的意见,因此他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的博学多才甚为罕见,说他是个科学家也不为过,一生著述颇丰。在汉代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陶弘景编著了《本草经集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在这本书中驳斥了“螟蛉之子”的说法。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6张

配图

书中有一段话,“土蜂,今一种黑色,腰甚细……其生子如粟米大,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仍塞口,以拟其子大为粮也……其一种入芦竹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虫,一名蜾蠃。诗人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言细腰物无雌,皆取青虫,教祝便变成己子,斯为谬矣。”

看来陶弘景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他发现,一种黑色细腰蜂会产下粟米大的卵,然后捕捉一些小蜘蛛,“以拟其子大为粮也”,让它的后代生长的过程中以蜘蛛为口粮;另一种喜欢钻进芦苇管的细腰蜂,即蜾蠃,也会捕捉小青虫,喂养自己的后代。

接下来,陶弘景还揶揄了一把孔夫子,“造诗者乃可不详,未审夫子何为因其僻邪。圣人有阙,多皆类也。”我们知道,《诗经》是孔子编定的,所以陶弘景说,那首诗的作者没有发现螟蛉之子的秘密也罢了,不明白孔夫子为什么也信以为真。圣人没少犯这种错误。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7张

孔子画像

虽然陶弘景很早就发现了“螟蛉之子”的秘密,但与人们千年以来形成的观念相比,他的声音显得微弱。几百年后,北宋著名的药学家唐慎微在其著作《证类本草》中声援了陶弘景。

南宋学者叶大庆著有《考古质疑》,也对陶弘景的发现做了论证,“养桑蚕者,有一种班蝇,每入蚕室,必遗子于蚕身,故其身遂成黑点,他日作茧,则虫先穴茧而出,其后复生翅为蝇。益知果蠃遗子虫身之说为可信……陶说必不诬矣。”

螟蛉之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螟蛉之子是贬义词吗  第8张

配图

叶大庆曾观察蚕农养蚕,发现一种斑蝇会把卵产在蚕身上,看上去是一些黑点。最后在蚕茧形成之前,会爬出一种虫子,变成长着翅膀的斑蝇。叶大庆以此进一步确定了果蠃产卵于虫身的说法可信,所以他认为陶弘景的发现一定没错。

到明清时期,有不少学者都论证过陶弘景的观点。然而,古代同样有学者反驳陶弘景。南宋史学家郑樵的《通志》里说,有人破开细腰蜂的巢室,发现了死虫子身上有虫卵,但那是虫子正在变化。因为到最后虫子只留下一张皮,说明它蜕变成了细腰蜂。

成语“螟蛉之子”长期被错用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有些古人很执拗,不接受事情的真相。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数千年来约定俗成,人们已经用惯了这个成语,所以将错就错。当然,现代人不会再相信“螟蛉之子”的说法,也很少用到这个成语了。

参考文献:《证类本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