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元宵节故事及启示(元宵节故事简短)

元宵节故事及启示(元宵节故事简短)

今天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正月十五、小正月、月半、元夕、元夜、上元节、灯节等等,其中“上元节”的称谓来源于道教。元宵节一般都有登高、吃元宵或汤圆、点灯、猜灯谜、划旱船、做竞技游戏、燃放鞭炮等等民俗活动,其中点灯习俗来源于佛教。也许因为元宵节是年节之后第一个节日,到元宵节就意味着“过年”的结束,大家就要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和工作之中,还因为元宵是新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寓意着团圆、圆满,值得庆贺,所以,元宵节是一个老百姓特别喜欢的隆重、热闹节日。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说法特别多,有一定可信度的大致有三个:一是西汉汉文帝刘恒为庆祝铲除“吕氏之祸”而下令设立元宵节;二是西汉汉武帝刘彻为祭祀太一而在正月上辛夜设立诵唱仪式并形成制度,后来演变成元宵节;三是东汉汉明帝刘庄为引进佛教、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在宫中“燃灯表佛”而成元宵节。其中,在第一、第三两个传说中,汉文帝“铲除吕祸”和汉明帝“弘扬佛教”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我查遍《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没有记载汉文帝或汉明帝设立“元宵节”的记载,同时期的礼仪、诗词、歌赋等文献也并无相应的佐证,说明这两个说法的历史文献依据不足。而第二个说法讲,即汉武帝为“祭祀太一神而规定在正月上辛夜进行诵唱,后演变为元宵节”,有确切的正史文献记载,可信度比较高,后文我将对此深入讲述。除以上三个说法之外其他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就更无依据了。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乐书第二》里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说的是大汉皇室经常在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神,从黄昏月明之时开始祭天,一直到天亮为止,祭祀过程中使用七十名童男童女齐声诵唱,常常有神光如流星一样落在祭祀坛上。这种仪式在当时已经形成惯例。正月上辛就是正月之后第一个辛日,是帝王祈求丰年的吉利日子。太一神,也叫泰一神,在汉朝之前是指国家祭祀的主神,也叫天帝,名称由来与“泰山封禅”有关,汉代之后泰一神就不是最高神灵了。在后来出现的道教中,泰一神变成了“太上老君”。

这种每年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通宵举行祭祀泰一的仪式正是汉武帝刘彻创造的,这在《史记》之《孝武本纪第十二》和汉代班固撰《前汉书》之《礼乐志第二》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原来,汉武帝刘彻非常迷信,很想长生不老,希望与天上的神仙直接进行对话。受自己多次前往泰山进行“泰山封禅”的启发,汉武帝刘彻在公玉带等一批方士的蛊惑下,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在甘泉宫建设大型祭坛,用来祭祀泰一神,并设立乐府,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推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编写诗词歌赋,同时规范音律,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加上一些赵、代、秦、楚等地的民歌,以在正月上辛夜里进行通宵诵唱,文武百官在月光下听诵并观摩神光的出现。从此以后,汉武帝刘彻每三年都要亲自来此祭天一次,其余年份由官员按时代为祭祀。这种夜诵仪式广为天下知晓,并被后世朝廷仿效,但正月祭天的时间,由正月第一个上辛日(具体日期不确定),逐渐演变为固定日期——正月十五。

随着朝代的更迭,正月十五由原来单一的祭天仪式,逐渐演变成一个例行的宫廷活动,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皇帝在这天要举行祭天仪式,还可以举办诸如与群臣一起登高、郊游等等类似的活动,具体什么活动关键要看皇帝的喜好。与其他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相类似,在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也由宫廷活动慢慢走入民间,发展演变成为天下百姓普天同庆的节日。

我们来看历史记载的证据。据《南朝•宋书》卷十六《志第六•礼三》记载,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二年(公元455年)正月庚寅,有大臣启奏,请求在今年正月十五祭天时,恢复使用周礼上规定的旧仪式。另据《北史》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元胄》中记载:“尝正月十五日,帝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驰诏召之。”讲的是有一年正月十五,隋文帝杨坚与亲近的大臣登高游览,当时右卫大将军元胄值班已结束并回府,隋文帝没看见元胄,便快速传递诏书,召元胄速来陪驾。这些记载表明,在此时期,正月十五是帝王例行举行活动的时间。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民间正月十五举办的游艺活动正在蓬勃发展起来,为此还多次引起朝廷的不满,有官员以伤风败俗为由上奏皇帝,请求予以禁止。据《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记载,治书侍御史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城的老百姓每逢正月十五日,就作角抵戏,互相争竞夸耀,以至于浪费很多财力,便上书隋文帝杨坚,请求下令禁止,说:“臣私下见到京城和京城之外的州县,每逢正月十五日夜,人群充塞街道,鼓声震天,火炬照彻大地,人人头戴兽形面具,男子身穿女人之服,倡优耍弄杂技,奇形怪状。男男女女都来观看,互相不曾回避。竭尽资财,破费财产,都在此时一争高低。人们倾室而出,不论高低贵贱,男女互相混杂,黑白不分。污秽的行为因此而生,盗贼由此而起。不仅无益于教化,而且实在有损于百姓。请求颁诏天下,一并立即禁止。”隋文帝杨坚果然下诏禁止。柳彧在奏章中描述的情形,正是当时民间新颖而生动的元宵节节日景象。另据《南朝魏书》卷十二《孝静帝纪》记载:“天平四年(公元537年)春正月,(孝静帝)下令禁止正月十五进行轻薄的游戏。”可是,蓬勃发展的正月十五民间游艺活动,广泛受到天下百姓的喜爱和青睐,朝廷想禁止无异于螳臂当车,哪能说禁就能禁得住!

据《北齐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四十 尔朱文畅》记载:“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讲的是武定三年(公元545年)正月十五日,抚军将军尔朱文畅趁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观看打竹簇游戏时谋反,被杀。据《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记载,隋开皇年间,“邺都俗薄…(相州刺史长孙平)在州数年,坐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鍪甲象,上怒免之。”讲的是隋开皇年间,邺城的民风很不好,冲突不断,长孙平常常深入民间调解……长孙平做相州刺史多年,竟然常常在正月十五画着脸谱、穿着戏服、戴着盔甲,参与演出民间戏曲!皇上知道后勃然大怒,罢免了他的职务。如此等等,这些史料的记载表明,皇帝以及地方主要官员在正月十五观赏甚至参与了民间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事实上,从南北朝到唐代,统治阶层包括朝廷和各地官府,对正月十五民间的各种节日活动,经历过一个从抵制、默认、接受到支持的过程,最后发展到参与其中、与民同乐。

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有一些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正月十五习俗:白天用豆粥、油膏、酒肉加杨柳来祭大门,晚上祭厕神,也是蚕神——紫姑,叫迎紫姑,并祈求养蚕等农家之事兴旺。请注意,一直到隋唐初期,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出现“元宵节”二字的记载,还都是“正月十五”,这说明此时期之前,还不叫“元宵节”。元宵节这一称谓,大概是在唐代中期,由民间开始称呼,并慢慢流行开来的。

根据唐代开元宰相張九龄等编撰的《唐六典》卷二记载,唐代朝廷正月十五假期只有一天,和普通的旬假一样。这个记载表明,在唐代开元年间,正月十五已经成为朝廷给假期的节日,尽管此时民间可能已有“元宵”的叫法,但官方的称呼依然还是“正月十五”。唐代的正月十五节不仅增加豪华的歌舞百戏、花灯,民间还流行一种名叫“牵钩”也就是拔河的游戏。《旧唐书》中还有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在正月十五夜喜欢观看花灯的记载,有的便装到民间看灯,有的在宫中点花灯。点灯是佛教习俗,这说明,在唐代佛教已经深入影响到社会风俗。唐代的晚上一般是实行宵禁的,但正月十五除外,一些大家闺秀都是要出来玩的,因此正月十五之夜特别热闹,其盛况有武则天时期宰相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为证:“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还有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正月十五夜闯京有灯恨不得观》为证:“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宵节故事及启示(元宵节故事简短)

民间老百姓为什么把“正月十五”叫做元宵?原因大致是因为正月十五节的精彩节目大都安排在晚上,而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与另一个称谓“元夕”类似,“元”为第一,“宵”为美好之夜,故称“元宵”。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女婿、北宋朝廷官员庞元英在《文昌杂录》卷一中记载,北宋朝廷公共假期全年76天,其中上元节放假三天。相对于唐朝只有一天假期,说明正月十五在宋朝得到朝廷的进一步重视,而且此时有了道教的节日称谓——上元节。北宋民间已经普遍把正月十五称作元宵节。有人说北宋是我国历史上假期最多的朝代,动不动就放假,其实不然。虽然北宋节日假期多一些,但旬假只有一天,即每10天休一天,哪有咱们现在一周7天休2天、全年休息104天多!相对于宋朝全年76天的公共假期而言,咱们现在的假期是115天。

北宋的元宵节比唐朝更热闹。据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宋徽宗宣和年间,都城汴梁自冬至后,一个节日接着一个节日,直到元宵节。开封府为过节还专门搭建大棚、设立帆杆,正对宣德楼(宋徽宗看戏的地方),游人往往聚集在御街两廊下,等待皇帝的光临。街上总是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击丸蹴踘、踏索上竿……喝彩声、叫卖声一浪高过一浪,声传十余里。从正月初七就开始布置元宵彩灯灯山,皇宫的彩灯灯山有“宣和与民同乐”等各种大匾牌,左右有用缯彩组成的文殊菩萨骑着狮子、普贤菩萨骑着白象等装饰,菩萨的手臂可以摇动,手指喷出五道水,都是用辘轳绞水到灯山山顶的木柜里再放流出来,像瀑布一样……内设乐棚,交替上演各类剧目……宣德楼上,都垂黄色边帘,中间放置一把椅子,就是宋徽宗的御座……两边皆禁卫排立……老百姓都在露台下观看,演员表演常常引起观众的呼喊喝彩。皇帝十四日要去五岳观,十五日要去上清宫,十六日就到宣德楼,所到之处,似乎真的营造出“与民同乐”之景象。从《东京梦华录》卷六的记载还可以看出,汤圆(圆子、汤元)已经成为北宋元宵节应景食品。元宵节不仅是个过节凑热闹的节日,还是个男女情侣间浪漫约会、寄托相思之苦的节日,有大文豪欧阳修的诗《生查子》为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根据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南宋临安的元宵节效仿宣和盛况,比宣和时更加精妙,场面也要热闹得多,平日不常出门的妇女,也都趁机上街一饱眼福,只是没有皇帝登楼与民同乐这一环节。到底热闹到什么程度?各种舞队表演、人潮汹涌之后,“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观众、游客散场之后,有人打着灯笼“扫街”找游客散落的贵重物品,往往能找到钿钗、坠子、耳环等宝贝,说明参与元宵节游园活动的女人非常多。按记载,和北宋相比,除游戏节目多、商品多、人多之外,还有两个最大不同,一是歌舞傀儡表演分十多个队伍进行对抗,队员都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傀儡都有相应的名字且多得数不胜数;二是新增猜灯谜游戏,即在精巧的花灯上,有的写上诗词、图画,有的写上隐语戏弄游客,有的写上谜语让人猜,猜不中往往难为情,以此增加节日乐趣。临安过元宵节情景有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的诗为证:“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明太祖朱元璋也很喜欢观灯,掌灯时间很长,据明代学者李一楫撰《月令采奇》卷一中记载,太祖高皇帝“元宵观灯,多至十余日。”老百姓家里可以点七盏灯。但总的说来,除了增多一些游艺、活动项目之外,形式基本延续宋朝传统,其规模也不及宋朝。

清代元宵节点灯5日,从正月十三一直点到正月十七,但只有正月十五为正灯。每到元宵节,皇宫都要大摆筵席、放烟花,北京的街市则到处点灯,各种游艺、戏曲、杂耍都悉数登场,虽热闹程度不及前朝,但各类戏曲却蓬勃发展。

现代有不少文章说,袁世凯由于元宵的谐音是“袁消”,不吉利,下令禁止叫元宵,而把元宵改称汤圆,于是才有了汤圆,其实这是无稽之谈。前文讲过,元宵称谓是从唐代开始、宋代流行起来的,而汤圆称谓是宋代就有的。民间老百姓为什么把汤圆与袁世凯联系起来?原因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立即废除旧历、启用了阳历,同时禁止过旧历传统节日,虽然1914年1月24日袁世凯批准将旧历元旦设为春节,但元宵节等其他一些传统节日仍然没有着落,搞得老百姓无所适从、很不适应。加上袁世凯企图复辟称帝,都还没来得及登基,随着全国一片唾骂和讨伐,于元宵节之后不久即宣告帝制失败,做了83天未登基的关门皇帝,2个多月后一代枭雄袁世凯竟得尿结石而亡,令天下人耻笑。有人因此就编排元宵改汤圆这个故事来讽刺袁世凯。

现在元宵节的民俗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放烟花、耍龙灯、戏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各地不尽相同,南北方差异也比较大。比如南方主要吃汤圆而北方主要吃元宵,南方的汤圆是包成的,元宵是摇成的,不少南方人还想象不到北方的元宵是如何“摇”成的。

我老家把元宵节叫“正月半”。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正月半的晚上,家里到处点灯,灯火通明,可以挨家串户地去串门玩耍。那个时候没有电灯,煤油灯数量也不多,一般都是用从山里捡回来的“松明子”(松树腐朽后留下的部分,带有松油,易燃)来点灯,我们当地的土话把它叫“嗆( qiǎng)光”。平时山里人家晚上都是漆黑一片,山里野兽的叫声此起彼伏,再加上房前屋后埋有一些坟墓,小孩子都害怕,一般不敢乱走动,只有在正月半这天晚上,小村里灯火通明,可以四处走动串门,实在是热闹非凡。

当然,我感受到最热闹的元宵节,还是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候。一般元宵节这天,正好是寒假结束后返校的日子。元宵节晚上,或同学或老乡,相约一起去西安城墙上逛元宵节游园。真不愧是古都长安,元宵节的热闹劲儿,颇有唐代遗风,游客之多、节目之丰富说不完道不尽。单就城墙上游览一圈,都会走得两腿酸疼、挤得汗流浃背,猜灯谜、做游戏、看戏曲、观魔术……古色古香,颇有穿越进入盛唐长安的韵味。城墙上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政府必须动用非常多的警力才能维持秩序。

愿大家元宵节平安、快乐!

作者 2022年2月15日●元宵节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