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大学章句原文和译文_朱熹大学章句原文和译文

大学章句原文和译文_朱熹大学章句原文和译文

大学章句原文和译文_朱熹大学章句原文和译文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知道要达到并安住的境界,则志意坚定;志意坚定,然后才能虚静恬淡,不为外物所扰;虚静恬淡,然后才能随其所处而身心俱安;身心俱安,然后才能凝思感物;凝思感物,然后才能有所得而进入至善的境界。万物有根本与末端,万事有起始与终结。知道止于至善的先后次序,就接近道了。

【注释】

[1]总说

唐·孔颖达《礼记注疏》:“更覆说‘止于至善’之事。既知‘止于至善’,而后心能有定,不有差贰也。”

朱熹《四书或问》(卷一):“‘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外驰。‘安’,谓所处而安。‘虑’,谓思无不审。‘得’,谓得其所止。”“‘知止’云者,物格知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至善之所在,是则吾所当止之地也。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理既有定,则无以动其心而能静矣。心既能静,则无所择于地而能安矣。能安,则日用之间从容闲暇,事至物来,有以揆之而能虑矣。能虑,则随事观理,极深研几,无不各得其所止之地而止之矣。”

明·王阳明《大学问》:“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

卫湜《礼记集说》:涑水司马氏(光)曰:“‘定’者,能固执于至善也。‘静’者,不为纷华盛丽之所移夺也。‘安’者,悦而时习之也。‘虑’者,专精致思以求之也。‘得’者,入于圣人之道也。”新定邵氏(甲)曰:“所见既定,则道之本体不外此心。心境内融,寂然无际,如此而后能静。静,则日享恬澹之乐,而无外驰之劳,夫是以能安。安,则灵扃湛然常明,而无物欲之蔽,夫是以能虑。虑,则事之隐微曲折,无不了然洞见矣。”

[2] 知止

宋•朱熹《大学章句》:“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四):“知止,只是识得一个去处。既已识得,即心中便定,更不他求。如求之彼,又求之此,即是未定。”

卫湜《礼记集说》:龙泉叶氏(适)曰:“观尧、舜、禹、汤、文、武、孔子之所止,则可以见至善之所在矣。”蓝田吕氏(大临)曰:“盖学至于诚,则天之道也,非有我之得私也。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虽善不足以明之。然天下之善,何以加此?故所止者,止于是而已。人之所以不定者,以其不知所止而已。犹行者之未得舍,则不能不求其它。故人莫不欲知所止。所止未在于至善,则终亦莫之定矣。夫学至于诚,则莫非天道之自然。盛行不加,穷居不损,先圣后圣,若合符节,可以不勉不思,自中于道,岂容人之智力措于其间哉?知此,则其心定矣。故曰‘知止而后有定’。”

明·憨山德清《大学纲目决疑》:“‘定’字,乃指自性本体,寂然不动,湛然常定,不待习而后定者。”“又六祖大师云:‘汝但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见心体。’此便是知止的样子。所以学人贵要知止,知止自然定。”

清·李光地《〈大学〉古本说》:“‘知止’者,未能至之,而知所向望归宿之谓也。”

清•陆陇其《四书讲义困勉录》:“《翼註》曰:‘知字,深是融悟之知,非闻见之知。’”

[3] 定而后能静

《易•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清•黄宗炎《周易象辞》(卷二):“静,审也。从‘青’从‘争’。青有色相之可欲,人所共争者。争则动莫甚焉,何以反谓之静乎?曰:凡人之争端,必起于不安其分。不安其分者,由审察之不明也。既有色相,则易于审察,各安其分而争端息矣。《礼》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言人能定其心而不移,始能详审而不乱,能详审而后能安其身心也。‘定’、‘静’、‘安’三字,等级不同如此。”

《庄子•天道》:“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帝王圣人休焉。”

明•贝琼《清江文集•处静轩记》(卷十):“镜之空也,物至而鉴,不能使之不鉴也,鉴万物而不为物昏也。心之灵也,事至而应,不能使之不应也,应万事而不为事挠也。君子之学如此而已。”

[4] 静而后能安

宋·禇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天道》(卷四十):“欲尽其性,必先静心。水静明平,大匠取法。水则静犹能若此,况人心乎?心者精神之宅,静之则精一而神全,挠之则精竭而神疲。精一神全,则其心圆明,何所不照。此天地之鉴,万物之镜也。心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至于无为。”

元•吴澄《吴文正集•跋静安堂铭》(卷六十三):“古今人言‘静’字,所指不同,有浅深难易。程子(颢)言‘性静者可以为学’,与诸葛公言‘非静无以成学’,此‘静’字稍易,夫人皆可勉而为。周子言‘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与庄子言‘万物无足以铙心故静’,此‘静’字则难,非用功圣学者未之能也。《大学》‘静而后能安’之‘静’,正与周子、庄子所指无异。朱子以‘心不妄动’释之,即《孟子》所谓‘不动心’也。孟子之学,先穷理知言,先集义养气,所以能不动心。大学之教,穷理知言则知止,集义养气则有定,所以能静也。‘能静’者,虽应接万变而此心常如止水,周子所谓‘动而无动’是也。安则素其位而行,无入不自得之意。”

元•许衡《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卷四):“心既能静,身子便到处皆安稳,自然不动摇。这便是‘静而后能安’。”

明·蕅益大师《四书解•大学直指》:“内心无喘故,觉所觉空,名‘能安’。”

明•吕柟《泾野子内篇•端溪问答》(卷四):问:“人之吉凶,凡以善恶而已。故吉人而罹灾,是曰反常;凶人而获福,是曰不祥。然君子之为善,则岂以是为忻戚哉?今不然,闻鸦噪则以为凶为忧,闻鹊噪则以为吉为善。呜呼!其亦异乎?”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凡天下之道,只贵知止。能知止,闻鸦噪亦不忧,闻鹊噪亦不喜。”

[5] 虑而后能得

宋·李杞《用易详解》(卷九):“万物之变,彼此之交,途虽殊而可以同其所归,虑虽百而可以一其所致。其自然相感,盖不待乎思虑而后能得也。故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夫寂然不动而感通之妙自存乎其中,尚何思虑之有乎?天下之理,惟无心于物,为能应物而不滞于物。夫物理之相感,其往来屈信之际,盖自然而然,非有以使之然也。”

宋·史浩《尚书讲义》:“‘弗为胡成’,途虽殊,其归则同。人但见其有思而获,有为而成,不知本于无思、无为,寂然不动之时也。至于获也,成也,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尔。”

元·金履祥《大学疏义》:“能安则事物之来,从容审处而能虑矣。能虑则随事而处得其理,莫不各得其所当止之地而止之矣。夫既知其所止,则必能得其所止。其间四节,盖推言知止之功效,得止之工夫也。”

[6]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唐·孔颖达《疏》:“若于事得宜,而天下万物有本有末,经营百事有终有始也。既能如此,天下百事万物,皆识知其先后也。若能行此诸事,则附近于大道矣。”

宋·朱熹《大学章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宋·卫湜《礼记集说》:蓝田吕氏(大临)曰:“穷理,则本末终始莫不有序,昭然成列而不可乱也。知天下皆吾体也,则不得不以吾身为本,以天下为末。知尽性者,必以明明德于天下为主,则不得不以致知为始,以明明德于天下为终。” 金华邵氏(渊)曰:“‘物’也,‘知’也,‘意’也,‘心’也,以至于‘身’与‘国家’、‘天下’,皆物也。曰‘格’,曰‘致’,曰‘诚’,曰‘正’,以至于‘修’、‘齐’、‘平’、‘治’,皆事也。其理虽一贯,而本末终始,自有次第。惟能知本与始在所当先,末与终在所当后,则由己以成物。此道虽未可径造,然亦不远矣。道即大学之道也。”

宋·黎立武《大学本旨》:“‘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事有终始’,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遡之格物,终必有始也。

《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清·惠栋《周易述易微言上》(卷二十二):“《尧典》之‘克明俊德’,《大学》之‘欲明明德’,即一也。‘明俊德’以及‘九族’、‘百姓’、‘万邦’、‘黎民’,‘明明德’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一以贯之也。一即本也。故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由本达末,原始及终,一贯之义也。忠,一也。以忠行恕,即一以贯之也。以忠行恕,即《中庸》、《大学》所陈是也。”

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十二):“此一节论‘至善’是本始处。自吾心而达之万物,皆物也,但有本末耳。自从事吾心而及于万事,皆事也,但有终始耳。曰‘末’,曰‘终’,尚在所后,本始之地,安可外求?知本始之在所先,则端绪不谬而知止工夫庶乎可进矣。故曰‘近道’。或者不知所先务,方逐逐乎事物之末,用力愈劳,去道愈远,此绝学之所以不明也。可胜叹哉!然此特指初学者用力之地而言,本末无二理也,始终无二致也,一以贯之,非彼非此,何本何末,何始何终。”

【解读】

“知止”至“能得”句,是指由知有所止到“止于至善”的过程,这是从人心上说。“知止”,朱熹谓“物格知至,而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至善之所在,是则吾所当止之地也。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这一点为王阳明所反驳:《大学古本傍释》:“‘明德’、‘亲民’无他,惟在‘止于至善’。尽其心之本体,谓之‘止至善’。‘至善’者,心之本体。知至善,惟在于吾心,则求之有定向。”按:结合上下文,“知止”之“止”字,应取《易•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义。宋·张浚《紫岩易传》(卷五):“夫山至静而云物兴焉,渊泉出焉,草木生焉,禽兽居焉,货财殖焉。人止心于静,功用之及于天下,殆未可测也。君子观艮象而安于所止,是以心念至正,有所不动,动斯光矣。‘思不出其位’谓何?为人子思孝,为人臣思忠,在士思学,在朝廷思治,在上思所以利下,在下思所以事上。夫子著‘思无邪’之训,自艮发之。若曰不出其分位,是畎亩之间不容有拳拳思忠者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格物致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关键在于“知止”。“忠恕”、“絜矩”之道,亦在于“知止”。“知止”,是《大学》修己治人,乃至平天下的核心。

“定而后能静”,“静”是静止的意思,即《坤•文言》之“至静而德方”,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谓“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能静”,元•吴澄《跋静安堂铭》谓“虽应接万变而此心常如止水”、“动而无动”。圣人能静,则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故能明天地之德。

“静而后能安”,“安”,朱熹谓“随处而安”,即《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是安之若素的意思。又,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引佛语“轻安”解“安”字,指“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界。由这个境界再向上,最终要达到《易·系辞上传》“洗心退藏于密”的层次,才能真正体会到身心轻安的奥妙。“洗心退藏于密”的意思是说,洗涤内心邪恶,存养精明而藏于无形,无思无为如蓍之既运而藏也。宋·张浚《紫岩易传》(卷十):“一念之私,毫髪不起于胸中,而退藏于至虚至公至正之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施为动静固不可易而天下蒙其惠利焉。”

“安而后能虑”,“虑”,司马光“专精致思以求之”的解释更准确,与《文心雕龙》“寂然凝虑”意思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