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原文_五十步笑百步好不好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原文_五十步笑百步好不好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③——邻国之民不加④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⑤: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⑦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⑧;数罟不入洿池⑨,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⑩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⑪。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⑫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⑬,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⑭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⑮。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⑰,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⑱!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⑲。”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原文_五十步笑百步好不好

[原文通释]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够尽心的了啊:河内闹灾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闹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不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邻国的百姓并没有越来越少,我们的百姓并没有越来越多,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作战,请让我拿作战来比喻。咚咚地为作战的士兵擂起战鼓,刀刃剑锋已经碰撞到一起,却丢弃了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逃跑了五十步就住了脚——因自己只逃跑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人,该怎么看?”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跑的没达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了。”

孟子说:“大王明白这一点,就不要指望百姓比邻国多了。不占用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不使左一张网右一张网一个劲儿地进入大塘频繁地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烧柴木料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烧柴木料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活家口安葬死者没有怨言了。百姓养活家口安葬死者没有怨言,就是王道的开始。五亩地的宅院,栽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能穿上丝衣了;饲养鸡猪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繁殖生长的时节,七十岁的人能够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占用耕种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能够不饿肚子了;认真地办好学校搞好教育,反复把孝悌的道理灌输给孩子们,头发花白的人就不必在路上肩扛头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丝吃肉,百姓不挨冻受饿,这样还不能统治天下,不会有这样的事。猪狗吃着本该人吃的粮食也不知道控制,路上出现了饿死的尸体也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就说‘这不怪我,怪年成不好’,这跟刺人把人杀死了却说‘这不怪我,怪兵器不对’有什么不同!大王这里没有吃不上饭的时候,这天下的百姓就会来投奔了。”

[注释]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我对于国家,够尽心的了啊。之,助词,放在“寡人”与“于国”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于,对于。焉耳矣,助词连用,增强语气,这里可释作“的了啊”。

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内闹灾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闹灾荒我也这么办。河内,指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是魏国的领土。河东,指黄河以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当时是魏国的领土。河,黄河。凶,出现灾害,遭受灾害,闹灾荒。其,代词,第一个“其”代指河内,第二个“其”代指河东。粟,黄米,借指粮食。亦然,也是这样。亦,又,也。然,这样。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考察邻国的政务,(那些国君)不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察,考察。政,政务,这里指国君治理国家。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放在“寡人”与“用心”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者,……的。

④加:更加,越来越……。

⑤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作战,请让我拿作战来比喻。好,喜好。请,请让我,请允许我。以,用……来,拿……来。喻,比喻,打比方。

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咚咚地为作战的士兵擂起战鼓,双方刀刃剑锋已经碰撞到一起,就丢弃了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逃跑了五十步就住了脚。填然,咚咚地。填,震耳的鼓声。然,助词,……的样子,地。鼓,为……击鼓。既,已经,……之后。接,接触,交接。甲,铠甲,盔甲。曳,音yè,拖,拉。兵,武器,兵器。而,连词,这里相当于“就”。走,跑,逃跑。或,有的。

⑦直:只不过。

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占用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违,使……违背,实际是“占用”。胜,音shēng,尽,全。

⑨数罟不入洿池:不使鱼网频繁地进入大塘捕捞。数罟,频繁用网捕捞。数,音shuò,屡屡。罟,音gǔ,网。入,使……进入。洿池,大池塘。洿,音wū,水聚积的洼地。

⑩斧斤,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斤,《说文》:斫木斧也。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⑪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使百姓养活家口安葬死者没有怨言了。是,这。丧,办理丧事,安葬。憾,有怨言。

⑫可以:能够。

⑬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饲养鸡猪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繁殖的时节。鸡豚狗彘之畜,大致相当于今人说的“鸡鸭猪狗一类家畜”。豚,音tún,小猪。《说文》:豚,小豕也。《方言八》:猪其子谓之豚。彘,音zhì,大猪。《说文》:彘,豕也。《小尔雅》:彘,猪也。鸡豚狗彘,分别用作动词,饲养鸡饲养豚饲养狗饲养彘。失,错过,错失。其时,当令,它们繁殖和生长的时节。

⑭夺:失去,错过,强占。

⑮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办好学校搞好教育,反复把孝悌的道理灌输给孩子们,头发花白的人就不必在路上肩扛头顶着东西了。谨,谨慎,犹言“认真”。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也泛指实施教育的机构。庠,音xiáng。申,反复告诉,反复灌输。之,指被教育的对象。以,拿,把。孝,善事父母。悌,善事兄长。颁白,夹杂着白发,即头发花白。颁,通“斑”。负,背背,肩扛。戴,头顶。

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丝吃肉,百姓不挨冻受饿,这样还不能统治天下,不会有这样的事。黎民,九黎之民,百姓。王,音wàng,称王,统治天下。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短语宾语前置。

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猪狗吃着本该人吃的粮食也不知道控制,路上有饿死的尸体也不知道开仓赈济;知,知道,想到。检,检点,制约,控制。涂,通“途”,道路。莩,音piǎo,饿死的人。发,开,打开,这里是“开仓赈粮”的意思。

⑱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人饿死了就说“不怪我啊,怪年成不好”,这跟刺人把人杀死了却说“不怪我啊,怪兵器不对”有什么不同。“非我也,岁也”与“非我也,兵也”都是直接转述的语言,不是对话语言,不用加冒号,直接加引号。则,就,却。非,不是,不怪,别怪。岁也,是年成的原因。岁,年岁,年成,这里用作动词,怪年成不好,是年成不好。异,不同。刺人而杀之,刺人而致死。之,代词,复指“人”。兵也,是兵器的原因。兵,这里用作动词,是兵器不好,怪兵器不对。

⑲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没有怪罪年成不好的时候,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到您这里来了。王无罪岁,大王没有怪罪年成不好的时候,实际是说大王这里没有年成不好的时候,没有吃不上饭的时候。罪,归罪,怪罪,把责任推到……。斯,代词,这,这样。至,来到。焉,兼词,您这里了。

[解读与点评]

本章以往被命名为《五十步笑百步》,谈论的是仁政与治国的关系问题。

梁惠王自我感觉国君当的很尽心,并列举了自己采取移粟移民的举措救灾的事例来证实。他委屈地认为,“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他以为,自己这么尽心国政,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言语中大有怨天尤人的意味。孟子的话还是比较委婉的,以“五十步笑百步”道理告诉他不要与其他国家的国君攀比谁更尽心,然后将话题自然转到用心施仁政上来。由此可见,孟子认为,当国君治理国家,重要的不在尽心不尽心,而在于是否施仁政。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破折号相当于“但是”“然而”。“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中的破折号相当于“如果”。

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生态可持续的问题,能提出“数罟不入洿池”的主张,并规定不允许捕捞小鱼,犹如今天设禁渔期,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不违农时”之“违”,使……违,实际是统治者以国家的名义让农民出劳役,使农民违农时。

无憾,没有怨言。

“狗彘食人食”中的“人食”意思是“本该人吃的粮食”,言外之意是说,在人还吃不饱的情况下,富人家里的猪狗却吃了本该人吃的食物,这是社会缺失公平正义的表现。

“王无罪岁”表面上是说大王没有怪罪年成不好的事,实际上是说国家治理得好,没有“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发生。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标点,同1.2“~曰‘何以利吾国’”的形式是一样的,“非我也,岁也”与“非我也,兵也”是整体转述他人的语言,只是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并不是直接对话。

把其中的一名话拿出来作语法分析: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我们可以在这个句子的“曰”后加冒号吗!

文/陈广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