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十五望月夜古诗-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读音

十五望月夜古诗-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读音

引言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有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要回答这个问题,仔细品一品这首诗,我们就会了然于心。

十五望月夜古诗-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读音  第1张

解题

《十五夜望月》这个题目交代的其实挺多。"十五夜"说的是农历一个月的第十五天,这天恰好处在一个月的最中间,是月圆之时。人们常常于此时望月,我想可能因此这天被称为"望日"。诗人王建在这天就做了这件事——望月。月亮在古诗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所蕴含的情感往往是思乡怀人,正如李白所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然这不是月亮唯一的含义。

中庭地白树栖鸦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往往入韵。这句中的"鸦"和后边的"花""家"构成有押韵,押的是麻韵。其中"白"字是古入声字,所以当按仄声理解。

中庭,即庭院中央。因为月光皎洁,地上呈现出一片白色,正如李白所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树上栖息着乌鸦,它早已熟睡,并不像王维《鸟鸣涧》中的那只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为什么要写乌鸦睡觉呢?这自然不是闲笔,都是为了衬托人。诗人为何能知道乌鸦栖息于树上熟睡呢?自然是因为诗人未眠啊!那又为何无眠呢?这自然又是因为诗人心中有所思,情愁难以排解所致。

十五望月夜古诗-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读音  第2张

冷露无声湿桂花仄仄平平仄仄平

冷露、桂花这些意象都向我们在诉说,这是一个秋季。我们常说"八月桂花遍地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在一个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诗人王建有所感而写的一首诗。在讲上一句的"树栖鸦"时,我说乌鸦熟睡了,可能有人不以为然。我判断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诗人用的是"栖"字,与王维用"惊"字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境;二是本句用"无声"二字,紧承上句的"树栖鸦",同样描绘的是寂静无声的场景。"冷""湿"二字先后出现,给前两句的写景蒙上了一层凄清冷寂的氛围,在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准备。这些都是景中含情的写法。

今夜月明人尽望平仄仄平平仄仄

这一句算是彻底落实了,这首诗的确是在八月十五的中秋夜写的。"今夜月明"是中秋节的自然特征,"人尽望"是中秋节的民间习俗。人们都在中庭赏月,都能看得见月光皎洁,地白如霜,都能闻到桂花的馥郁芬芳。只是有些人是一家人团聚,共坐中庭;有些人却只能独立中庭,与家人"千里共婵娟"罢了。因此,有些人是喜悦的,而有些人则是黯然神伤的。同样的中秋节,却因处境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心境。

十五望月夜古诗-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读音  第3张

不知秋思落谁家仄平平仄仄平平

诗人王建是哪种人呢?是一家团聚于中庭了,还是"千里共婵娟"的一类?从前两句的铺垫来看,我们的诗人不大可能是第一种人,应该是第二种人。一家团圆必是赏月的热闹场面,那么他就不会敏锐地发现"冷露无声湿桂花"了。最后一句诗人问"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别人有没有"秋思"不敢肯定,但是自己肯定是有"秋思"的。"秋思"也就成了本诗的诗眼,这是诗人写这首诗最终要表达的情感。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个题目就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中的"秋思"表达的就是对朋友的怀念。

如果仅仅是这样,这首诗也就没什么奇特的地方了。这首诗之所以令人称道,广泛传诵,是因为这首诗写的不是一人之情,而是写出了人类的普遍情感。今夜月圆明如水,诗人王建能看到中庭地白,能看到乌鸦栖树,能看到冷露无声湿桂花,其他的人也是可以看到的。这是这个季节,这个夜晚普遍的一种景象,不是诗人所独有,只是被诗人发现了而已。几家欢喜几家愁,诗人发现的就是其中的愁。今夜满怀愁绪的岂止诗人一人?后世读诗之人中,尤其是在中秋之夜吟诵起这首诗,满怀愁绪的也不止一人。这首诗它引发了读者的感情共鸣,尤其是最后一句,代入感特别强烈,每一位读诗人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

这一句的用字也特别讲究,尤其是"落"字。秋思,那是一种情感情绪,没有实形,是很抽象的一种东西。诗人偏偏给一个"落"字来形容它。这"秋思"就仿佛有了形状,有了重量,它从天空掉落而下,一直掉到人们的心坎上,让人心情沉重。这"落"字化无形为有形,无抽象为形象,让我们这些读诗人一下子就能察觉诗中的愁绪,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十五望月夜古诗-八月十五夜月古诗读音  第4张

结语

王建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名的诗人,但是他的这首诗确实非常出众,我觉得主要好在以下几方面:

1. 情景交融。前两句写景,用白描手法,非常简洁概括,形容月光只用一个"白"字,形容乌鸦只用一个"栖"字,形容露水只用一个"冷"字,形容桂花只用一个"湿"字,却非常好地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让人身临其境。

2. 抒情具有普遍性,引发读者共鸣。最后的抒情从个人的狭隘情怀中跳脱出来,写出了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代入感强烈,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

3. 炼字讲究,尤其是这个"落"字,将抽象无形的情绪写得形象可感,打动人心,可谓是一字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