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讲解_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讲解_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04烛之武退秦师1

《左传》史传文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一般认为)作者: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纪事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史实,长于描写战争、记述辞令,并且主要通过叙述人的行动和对话来表现人物。

《左传》维护周礼,以礼的规范来评判人物,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

其纪言文字,“文典而美”,“语博而奥”(刘知己《史通》),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左传》中的名篇很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过,现在我们常常用它来祝贺新婚夫妇,寓意百年好合,其实秦晋之好原本是指秦、晋两国间的联姻关系。

秦晋两国的关系在历史上有一个由亲密到矛盾激化的发展过程,二者的联姻主要发生在两国的关系比较亲密的阶段。

春秋时期,晋献公曾将女儿伯姬嫁给秦穆公。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宠爱骊姬。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于是设计害死了当时的太子,又迫使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逃往别国避难。

秦穆公扶助夷吾回国成为晋国国君(晋惠公)。但惠公回国后不久就背弃秦国。两国还发生了战争,晋国惨败。后来晋惠公为了修好两国关系,将儿子公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秦穆公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子圉。

后来晋惠公病重,公子圉私逃回国,这就是晋怀公,秦穆公又当即决定扶持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重耳,并把原来嫁与公子圉的那个女儿改嫁给他,这就是后来的晋文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从既是郎舅又为翁婿的秦穆公、晋文公两位国君联合为政开始的。

老师范读,听读课文并正音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

  本文篇幅不长,但情节却不单一,文章主要讲述了在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之时,大夫烛之武奉郑文公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军,免去了一场战祸的故事,共4个段落,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作为一个文臣,烛之武用游说的方式令强秦撤兵,他的勇气和智慧历来为人所称道。

下面就让我们来逐段品读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朗读并思考: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只有两句话,开篇就点明围攻郑国的两位君主,晋侯和秦伯,也就是晋文公和秦穆公,那为什么称为侯和伯呢?

这里的侯和伯指的是爵位,爵位是中国古代帝王对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和功臣,授予的一种称号,是被封赐者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春秋时期的爵位依次可大致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

文中称晋文公为侯,秦穆公为伯,即说明了两位君主当时在地位上的差异。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间常常有争霸之战,如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被周襄王任命为诸侯之长,成为了中原霸主。

秦国经历了襄公、文公两代诸侯的努力,到了秦穆公时期也开始强大起来,想要东出以图霸业。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强大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那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什么呢?文中交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可以翻译为因为。可以看到郑国被围攻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是无理于晋,郑是如何对晋无理的呢?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讲解_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字词整理

这要追溯到我们之前提到的晋文公重耳因晋国内乱出逃流亡的那段经历。重耳躲避国祸,这一逃就是19年一路途经了很多地方,在不同国家所受的待遇也是有所差别,当他途经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没有礼遇他,这成为晋文公围攻正国的第1个理由。第2个理由是“贰于楚”。

“贰”在《古代汉语字典》中有这样几个常用义项,第1个是副,与“正”相对;第2个是辅佐,协助;第3个是重复,行为、现象重出,也指从属两主。

我们结合书下注释,“贰于楚”的解释是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这里的“贰”应该取从属两主的意思。

晋楚城濮之战时,郑国地处两国之间,属于四战之地,无险可据,此次选择了出兵助楚,又因为曾经无礼于重耳,于是与晋结怨。郑文公也曾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并参加了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的践土之盟,但晋郑之间的隔阂一直没有消除,此次围郑可以说实为城濮之战的余波。

两个理由用了一个连词“且”相接,“无礼”是对晋文公的冒犯,“贰于楚”是对晋国利益的损害。古时讲究出师有名,出兵必须有正当理由,晋的理由看似很充分,但秦为何也参与进来呢?

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要向外扩张,攻郑能够满足自己向东扩张需要,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接下来文中写到了晋秦两军的驻军情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驻军在函陵,秦军驻军在氾水之南。

我们借助地图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郑国也是两面受敌,情况非常危急了,分析到这儿,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将第1段概括为晋秦联合围郑。

两军围攻,形势危急,此时应该轮到扭转乾坤的烛之武出场了。但第2段紧接着出现的是佚之狐。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第2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国事的判断是“国危矣”。语气焦急凝重,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他认为“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佚之狐这个建议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推荐了烛之武,二是将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锁定为秦,他的建议也被郑文公采纳了。

接下来文中写道“辞曰”,这里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辞”的含义,另一个是“辞”这个动作的主语。古文语言很简洁,省略的情况很多,尤其常省略主语,这个需要我们在理解和翻译时根据语境进行补充。

“辞”的内容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个人自称为臣,根据注释,“壮”指壮年,“犹”是尚且。这个句子有两个分句,前一分句说的是我壮年时不如别人,也就是说自己没有被重视和启用,后一句说,如今老了,什么也做不了了。很显然是在推辞,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辞”是推辞之意,而这个人就是烛之武。看来这个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老人,心里是有怨气的。那么面对烛之武的推辞,用人心切的郑文公会如何应对呢?他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子亦有不利焉。”可以看出,郑文公此时已经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了,他称烛之武为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并且表明自己是在请求对方,还为自己之前没有重用烛之武而道歉,“是寡人之过也”的“是”,是代词这的意思,指代的就是没有早点任用烛之武这件事。但郑文公不可能就此作罢,于是紧接着话头一转,“然”是然而的意思。“焉”是语气词。我们

可以尝试着对比一下,“子亦有不利”和“子亦有不利焉”的区别,前者的表达效果更倾向于客观地陈述事实;同时又有一种咄咄逼人之态,后者则更添一分劝说和请求之意。这种来自君主的且关乎国运的劝说,打动了烛之武,于是烛之武“许之”,接受了任命,第2段写了烛之武临危受命的过程。

烛之武作为弱国使臣出使请和了,那么他是怎么去的呢?第3段起始就交代他是“夜缒而出”,点明出行的时间是夜里。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篆字字形,左边与丝线有关,注释写得很明确,是指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一个“夜”,一个“缒”,可以看到烛之武出行非常隐蔽,作为使臣却不能走城门,也侧面反映出当时郑国情势之危急。

那么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烛之武将如何游说秦国呢?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朗读烛之武游说的这段文字,在朗读的同时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连词和句首发语词。

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文字中出现的句首连词和发语词,两个表示假设的“若”,一个表示递进的“且”,另外还有一个发语词“夫”。下面我们就尝试着借助这些词语对这段说辞的内容进行梳理,先来看与第1个假设相关的内容,首先烛之武向秦穆公表明态度,在晋秦合围之下的郑国,已然知道自己要灭亡。“既”是时间副词,可以理解为已经。这里隐含有接受事实的意味。接下来便假设,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么就敢以烦执事,意思是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敢”是自言冒昧的谦辞,自己的国家将被对方所灭,还将这说成是冒昧地麻烦对方,可以看出烛之武面对强秦,首先是在极力示弱,并且抓住了一个“益”字,那么灭亡郑国是否对秦有益呢?

接着,烛之武就郑国被灭亡这一假设继续展开,指出秦吞并郑国的行为是“越国以鄙远”。“鄙”原来是边邑的意思,这里是动词,把……当做边邑。“远”是对秦国来说相对遥远的郑国。烛之武向秦伯说明,秦跨越晋国,把遥远的郑国当作自己的边邑是很困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地理形势图,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秦国地处关中,在三国之中位置相对靠西,晋国在秦国的东部偏北,郑国则在最东侧偏南。晋郑接壤,而秦郑之间则距离遥远。之间还有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

当初晋献公灭掉虞、虢两国之后,相当于断的秦国东进的道路,秦想东进已经非常困难。而此次与晋联合围郑,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自己向东扩张创造机会,但秦穆公没有考虑到,即使灭亡了郑国,秦国也很难跨越遥远的距离去管辖郑国的那片土地。不仅如此,与郑国毗邻的晋国显然在占领郑国土地这件事上有更明显的优势。但烛之武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个优势点出来,而是问秦穆公,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陪”是增加的意思,“邻”即邻国,就是晋国,意思是您兴兵围郑,出兵劳力,其实是为别人做了嫁衣,不仅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而且还帮助晋国扩充了土地,晋国的土地扩张,实力同时也增强了,那么对于没有得到好处的秦国,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削弱了自己,这就是“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上是第1处假设,下面我们来看第2个假设,“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这个词我们现在也在用,但意义有了变化,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也用于指一些活动的主办方,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行礼”这里指的是使者,不是现在所说的行李中所带的东西,也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共”是通假字,通“供”,是供给的意思。这里跟同学说明一下,古文中不用本字,而用他字的现象,主要有三种,分别称作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那么在中学阶段我们暂不做具体的区分,都统称为通假字。“乏困”指的是缺少的资粮。烛之武在这里,实际上是给秦穆公许了一个承诺:如果郑国能得以保全,郑国将成为您秦国在东方的一个盟友,您在有需要东进,经过郑国之时,还可以提供补给。这对秦来说自然是有益无害的。以上是两种假设。

接着独之武又进一步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尝”是曾经的意思,说明烛之武此时的分析,已经不再是假设的情况,而是事实了。“赐”是恩惠,指的是秦穆公派兵护送晋惠公,也就是晋文公的兄弟夷吾回国的事,晋惠公回国之后就背弃约定,“朝济而夕设版焉”,不仅没有兑现给秦穆公焦、瑕这两个地方的承诺,还修筑防御工事来提防秦国。朝、夕都是时间状语,说明晋惠公态度的变化,只在朝夕之间,这里显然有夸张的成分。但秦穆公有恩于晋惠公,晋惠公却背盟毁约,则是事实。

讲完了事实,烛之武就直接表明观点了,“夫晋,何厌之有?”“厌”是通假字,同“餍”,满足的意思。“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我们初中接触过相似的句子是“何陋之有?”烛之武指出晋是贪得无厌的,如何贪得无厌呢?那就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这里面有两个“封”字,我们结合书下注释,可以判断出第1个是动词,“封郑”就是使郑国成为自己的疆界,第2个是名词,“西封”指的是西边的边界,“肆”是延伸、扩张的意思。

烛之武指出晋国有野心,不仅东向开拓疆域,将来也会向西扩张,那么如何实现呢?烛之武此时又用了一个反问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是侵损、削减的意思,“焉”是疑问代词,哪里。很显然此次围郑之后,晋国总有一天会将矛头指向秦国。所以烛之武最后直接点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图”是考虑,考虑什么呢?当然是考虑要不要围郑,如果秦穆公不放弃的话,结果就是阙秦利晋,那么是谁阙秦谁利晋了呢?很显然,是秦助晋阙秦,秦助晋利晋。烛之武用这样的方式提醒秦穆公,围郑绝对是一件利人损己的事。

经过烛之武的一番劝说,秦穆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文章接下来写道“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是通假字,同悦,喜悦、高兴的意思。秦穆公听完烛之武的分析很高兴,还派了杞子、逢孙、杨孙三个人帮助守卫郑国,然后才返回秦国。到此,烛之武的游说已成功告终,我们可以将这一段的内容概括为烛之武说退秦师。

秦穆公突然转变立场,毁坏了与晋的约定,那么晋文公会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读。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因人之利”指的是晋文公经历了19年的逃亡生活,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并当上晋国国君。“知”是通假字,同“智”,是明智的意思。对于秦的行为,晋大夫子犯非常不平,力主攻打秦国,晋文公则认为不妥,那么晋文公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不仅不怪罪秦国,还撤兵离开郑国的呢?

文中写得很清楚,晋文公认为,即使秦国背弃,郑国无礼,此时也不能行“不仁”“不知”“不武”之事。那么,何为“不仁”“不知”“不武”呢?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帮助过自己的人,即“不仁”。秦穆公与郑结盟,但目前尚没有与晋国发生直接的冲突,两国还算是盟友关系,晋一旦出兵,就相当于变友为敌,即“不知”。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即“不武”。最终晋国也撤离了郑国。

这一段内容,我们可以概括为晋师撤离郑国。

到此,我们对整篇文章晋秦联合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说退秦师,晋师撤离郑国四部分内容的梳理就完成了。

从行文上看,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很有特色,首先是多处伏笔照应。秦、晋围郑是晋单方面与郑结怨,而与秦毫无关系,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而秦晋虽然联合攻郑,却是分派出兵,这也为烛之武劝退秦军提供了可能。

其次,文章情节生动起伏,围绕烛之武退秦的主体事件,又有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推辞,郑文公自责,子犯请击,晋文公撤军等内容。可以说波澜迭起。

除了情节有趣,这篇文章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烛之武这一段张弛有度的游说之辞了。对这一段说辞的欣赏是我们下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在我们现在做个准备,请同学们合上书,阅读下面这段话,这些语句都是朱志武说的,只是顺序与人文不同,请同学们体会一下,如果按现在这样游说秦国,效果将会如何呢?

调整后的语段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易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按这样的顺序,烛之武上来就直斥与秦国关系尚好的晋国贪得无厌,非常唐突,易引起秦穆公的反感,也等同于将郑秦晋三国都对立起来,即使接下来再叙说晋国如何不讲信用,围攻郑国会阙秦利晋,估计秦穆公也听不进去了,更难相信郑国会成为秦国的盟友。游说效果大打折扣。同样的内容仅仅改变表达的顺序,效果却完全不同,可以想见烛之武的这段话,虽然简短却是精心计划,别有深意的。

我们下节课将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尝试其他的排序,同原文做做比较,体会一下烛之武这一段说辞的精彩之处,那么烛之武的这段说辞,是如何抓住秦穆公的心理从而游说成功的呢?除了这段说辞,还有哪些原因促使秦穆公撤兵呢?下节课再做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