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诗歌创作追求新奇和含蓄,一首七律的开篇和中间两联,也许都显得索然无味,可是因为结尾令人感悟深刻,于是便流传久远。而有些诗篇起首就显得突兀,更会吸引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比如李白的《秋浦歌》,当人们读到“白发三千丈”时,立刻就被这一夸张手法强烈震撼,更佩服诗仙神奇的想象力。南北朝时也有一位诗人采用了类似的方法,读之令人动容。下面介绍陶弘景的一首五绝,采用夸张手法,很少有人读过,值得收藏和欣赏。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第1张

和约法师临友人诗

南北朝·陶弘景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

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陶弘景从小就热爱学习,更有一股钻劲,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碰到不懂的问题,总要弄清来龙去脉才肯罢休。他有一次读到《诗经》里关于蜾蠃的诗句,觉得不可相信。恰巧有一位朋友来拜访,就聊起了这个话题。

对方钦佩他就像一本活书,无所不知,还让他讲一讲蜾养螟蛉子,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下却难住了陶弘景,他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查书也找不到结论。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深入大自然进行实际调查,终于弄清楚了原委。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第2张

陶弘景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写的诗词、赋论,文辞典雅,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他还善于书法,草书、隶书,无一不精通。

陶弘景年轻时当过几任小吏,后来辞去了官职,隐居于山林。可是由于他名气很大、学识渊博,就连皇帝有了疑难问题,也会派人来请教他,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尊称他为“山中宰相”。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第3张

陶弘景生活在齐梁时代,当时从皇帝到百姓都非常崇佛,诗人作为当时的道教代表人物,不得已只能离开宦途,与山水草木相伴,和鸥鸟虫鱼为伍,他静心修行,终于被世人瞩目。

作者虽然潜心修炼,但是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对待朋友热情周到,更怜恤贫困百姓。这首诗是一首怀人之作,约法师就是沈约,他们经常诗文往来。陶弘景入山修炼之后,每天闭门不出,远离尘世,沈约却更加敬仰他,也很赞赏其高雅的襟怀。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第4张

当沈约离世之后,陶弘景顿时感到失去了一个知己,他心中悲痛,又想起对方曾经写过一首诗,于是便和其韵,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

起首两句就语气沉重,又令人惊诧,“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 诗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十余年积攒的泪水,瞬间流淌;积郁已久的悲情,也得以尽情释放。

朴素的话语,却说明作者多少年来一直悲愁和彷徨,却只能强忍泪水,将苦闷和惆怅,一齐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第5张

作者虽然采用了夸张的言辞,读者却丝毫不觉得矫揉造作,反而从中体悟到一腔真情。经过前面的蓄势,后两句更显悲怆,“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作者用一个“尽”字,倾泻出胸中的所有深情,同时也交织了崇敬、惋惜和悲愁等复杂情思。

秋风本已萧瑟,诗人又痛失知音,“并洒”二字,充满了感染力,抒写了作者心中的孤寂和痛苦,也借此表达出彼此惺惺相惜、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

秋浦歌全文解释及赏析(秋浦歌注释及诗意)  第6张

陶弘景的这首五绝情感悲凉,寄寓深远。全文无一生僻字,通俗易懂,又容易产生共鸣。作者采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真率自然,却感人肺腑。

正所谓:爱之深,才会悲之切。也如唐代诗人韩愈所言,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诗人的余生一定会时常怀念这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