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说好话的夸人句子男生_夸人好话大全夸男的

说好话的夸人句子男生_夸人好话大全夸男的

孩子是人家的好还是自家的好,好像不同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有取舍。关起门来教育自家孩子的时候,或者到别人家作客的时候,那老谁家的那小谁往往就是天上少有、人间难寻的麒麟儿;在朋友圈发动态的时候,往往要晒一下自家的“宁馨”,这自属人之常情,不必赘言。然而,如何夸人是一门学问。鲁迅先生在《立论》一文中曾有精辟的论述,原文不长,不妨照搬如下:

说好话的夸人句子男生_夸人好话大全夸男的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所以,如何中庸地顺情说好话,且良心无愧,是大有玄机的。

诗这种文体,在唐朝是颇有实用性的。晚来天欲雪,白居易酒瘾上撞,忽有呼朋引伴之思,于是就以一首小诗代柬,邀请刘十九过来喝一杯。孟浩然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但在仕途上想走捷径的时候,也能以诗为敲门砖,委婉地向张九龄表达自己的“羡鱼”之情,同样,狂放不可一世的青莲居士,也有“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马屁。至于其他的实用性颇强的诗,比如送别、谢启、传情、悼亡之类的,笔者就不一一举例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怎么说呢,夸人子侄辈的诗,作者卢纶。

关于这个“纶”的读音,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就是lún,这个联系一下卢纶的字“允言”,就明白了。《礼记·缁衣》云:“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 古人名、字多出于典籍,名字相关或相对,类似的情况很多,我在此公众号某篇谈秦观名字读音的时候曾经引叶嘉莹先生之论,此处不再啰嗦。

好了,废话不多说,看一下全诗:

酬赵少尹戏示诸姪元阳等因以见赠

八龙三虎俨成行,琼树花开鹤翼张。

且请同观舞鸜鹆,何须竟哂食槟榔。

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谬入阮家逢庆乐,竹林因得奉壶觞。

题目中的赵少尹,即赵密,曾为河南少尹。从题目中不难推测,赵少尹曾经给侄子们写过一首诗以勉励他们,而卢纶此诗则是见赵诗而和的作品。

这八句说的啥?从头到尾都在夸赵少尹的侄子们。不过今天的我们,要想真正弄懂这首诗,还是存在一些障碍的,那就是这诗用典太多了。可以说是一句一典,甚至是一句多典。

首句的八龙三虎就是两个典故。八龙典出《后汉书·荀淑传》,荀淑有子八人,并有才名,时人谓之“八龙”。三虎典出《后汉书·党锢传》,贾彪(字伟杰)兄弟三人俱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杰最怒。”此处卢纶以八龙三虎称美元阳等均是俊才,且俱已成人。

第二句的“琼树、鹤翼张”之语也是这种情况。《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谢安问众子侄:“子侄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后遂将芝兰玉树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周易·下经·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鹤鸣则翼舒,比喻仕途得意。确实,赵少尹的几个侄子都很有出息,其中元阳曾官滁州刺史,真长官监察御史。

三句中的“舞鸜鹆”,语本《晋书·谢尚传》,谢尚擅长音乐,广通多种技艺。司徒王导十分器重他,把他比作王戎,常称他为“小安丰”,召他为自己的属官。谢尚又世袭父亲爵位咸亭侯。他刚到司徒府通报名帖时,王导因府上正有盛会,便对他说:“听说你能跳鸜鹆舞,满座宾客无不渴望一睹风采,不知你可否满足众人意愿?”谢尚说:“好。”便穿好衣服戴上头巾翩翩起舞。王导让座中宾客拍掌击节,谢尚在席中上下起舞,旁若无人,贵族公子率性而为的名士之风于此可见一斑。

四句中的“食槟榔”,语本《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后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拌贮槟榔一斛以进之。”一个典型的穷小子翻身的故事。卢纶的妻子即赵氏女,后人推测大概与赵少尹是姻亲的关系,此处用这个典故或有所指也未可知。

第五句的怀橘,读过《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的大概都知道是陆绩的故实,此处不详述了。

第六句的“佩紫囊”用谢安事,《晋书·谢安传》载,谢玄少时喜欢佩戴紫罗香囊,谢安担心他玩物丧志,不思进取,成为一名纨绔。就想了个办法,和谢玄打赌,把香囊赢过来烧了。

第七句“阮家”是指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叔侄,这里喻指赵氏叔侄。而逢庆乐用的不是故典而是今事,唐人与亲离别而复归,称为“拜家庆”,见《唐音癸籤》,另外,据《唐语林》所述,唐代为人子女者每逢生日,有酒食之事。由此斟酌可以推断,赵诗和卢诗大概都是作于赵氏子弟中某人的生日聚会之时。

把这些典故条分缕析后,再看原诗,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不外乎卢纶用一堆前贤喻指赵氏子弟罢了。当然,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夸人方式,大量典故,就仿佛是一些密码,读懂了,自然就会会心一笑,读不懂呢,那就是一头雾水了。

朋友们或许会说,这样掉书袋,忒没意思。可是卢纶用的这些典故,在当时的读书人圈子里边,都不是僻典,典故所本的那些书,大都是那时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所谓的密码其实都是“明码”。因此,他没有半点卖弄学问的动机。话说回来,搁在现在,这些书(《世说新语》以及二十四史)恐怕也是有志于诗者破些工夫涉猎的常见书吧。

我在拙文《拣片落叶写写诗》中曾说过这样的话:“一名好的诗歌读者需要有一定的学养,否则,我们很难发掘出诗歌文本背后所隐藏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内涵,尤其是诗歌用典的情况下,诗人用典,实际上就是在文字中预先设置了一些钩子,等待读者咬饵,如果读者没有积累,无法做到愿者上钩,便不会有联想,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陷。”这里,我仍然坚持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