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绝无仅有的绝的意思解释_绝无仅有的绝的意思

绝无仅有的绝的意思解释_绝无仅有的绝的意思

详解《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无仅有的绝的意思解释_绝无仅有的绝的意思

(道德经系列研究之二十一)

《道德经》第十九章以“绝圣弃智”开篇,以“绝学无忧”结尾,以“绝”字总览全文,在《道德经》81章中绝无仅有,其原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怎么解释《道德经》第十九章?笔者在道德经系列研究之二十《老子为什么认为大道荒废后会乱象丛生?》指出,《道德经》第十七章论述的主题思想与《道德经》第五章一致,内容连贯。从主题内容看,《道德经》第十七章、十八章、十九章是姐妹篇,这三章都是研究国家治理成效和措施的。第十九章作为这些姐妹篇的结尾篇,一定会体现老子一直秉承的思想和主张。因此,解释《道德经》第十九章,就要从《道德经》第五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及之前更早的第二章、第三章找到依据和答案。

一个“绝”字突出了老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坚决、坚定态度。下面,笔者对重点字词、语句作分析,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圣,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绝圣,不是不要(杜绝)圣人,不是抛弃聪明才智,而是指第三章的“不尚贤”。弃智,不使用算计、智谋。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八章指出,大道被荒废了,只能通过标榜、宣扬“仁”和“义”等为人准则去救场;大道被荒废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即使六亲也会纷争不断,需要用忠孝和慈爱去弥补他们关系的裂痕。反过来说,坚守大道,就不需要标榜、宣扬“仁”和“义”;坚守大道,社会秩序井然,就不需要去大张旗鼓提倡忠孝和慈爱,因为忠孝和慈爱是人的天性,本来就存在。

巧,灵巧,取巧,引申为虚伪、巧诈。利,利益、获利、货利(货物财利)。盗贼,偷窃、抢劫的人。

此三者,指圣智(尚贤)、仁义、孝慈。文,文饰。不足,不够,缺点。令,使。所属,有所依归,有所落实。

见,古同“现”,出现、显露。素,白色、本色,原始的,不华丽。抱,怀抱,指内心坚持。朴,未经加工的木材,比喻不加修饰。

绝学无忧,有研究者解释为“抛弃学问,不要思考”(见某本《老子》,请读者原谅笔者不点名),这样的解释既是望文生义,又是在抹黑老子反智,是极端错误的。老子是一个智者,是一位喜欢“观其妙,观其徼”的人,他会呼吁别人“抛弃学问,不要思考”?学,学习,模仿,效法,钻研知识。无忧,无忧愁,无忧患。绝学无忧,是指坚决不去模仿、效法,就不会有忧患出现。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对《道德经》第十九章全文解释如下:

不要(通过爵位、俸禄、事权)格外尊宠贤能的人,不要以他们的算计、智谋治理国家,只要坚守大道,坚持圣人之治,人民(百姓)就可以得到成百上千的好处。忠孝和慈爱是人的天性,只要坚守大道,坚持圣人之治,就不需要标榜、宣扬“仁义”,人民就可以自觉彰显与生俱来的忠孝和慈爱天性。只要坚守大道,坚持圣人之治,就可以抛弃巧诈和杜绝贪图货物财利,社会上就不会有偷窃、抢劫的人。

格外尊宠贤能、宣扬仁义、提倡孝慈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目的是弥补、掩盖国家治理的缺点,因此,需要回归根本,加以改正的原则措施是:体现淳朴的思想,坚持朴素的内心,减少私心杂念,回归纯洁朴实的本性。坚决不去模仿、效法这些华而不实的装饰,就不会有忧患出现。

邱树荣

202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