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如果说戴望舒你不认识,

那么,这首《雨巷》你肯定读过。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1张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

诗人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成为

几乎所有中国人心中初恋的形象。

她美丽而又忧伤,朦胧而又幽深,

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在梦中追寻。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2张

68年前的今天,戴望舒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于他的一切,我们也只能在诗中去追寻了。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3张

戴望舒,原名戴朝宷,望舒是他的笔名,来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高洁,温柔大方。

每个青年都是天生的诗人。戴望舒从17岁就开始写诗,一直到他逝世。

他写诗没有匠气,从不生写、硬写,有了灵感,也许援笔立就;没有灵感,就宁愿一个字也不写。他真正意义上被自己所承认的处女作是1926年发表在《璎珞》上的《凝泪出门》,时年21岁。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4张

《凝泪出门》

昏昏的灯,

溟溟的雨,

沉沉的未晓天;

凄凉的情绪;

将我底愁怀占住。

凄绝的寂静中,

你还酣睡未醒;

我无奈踯躅徘徊,

独自凝泪出门:

啊,我已够伤心。

清冷的街灯,

照着车儿前进:

在我底胸怀里,

我是失去了欢欣,

愁苦已来临。

戴望舒早期的作品大多关注个人的爱情和理想,诗风苦闷、感伤气息浓重。在内容上,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如以下这首诗:

《可知》

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

到回忆都变作悲哀,

在月暗灯昏时候

重重地兜上心来,

啊,我的欢爱!

为了召集惟有愁和苦,

朝朝的难遣难排,

恐惧以后无欢日,

愈觉得旧时难再,

啊,我的欢爱!

可是只要你能爱我深,

只要你深情不改,

这今日的悲哀,

会变作来朝的欢快!

啊,我的欢爱!

否则悲苦难排解,

幽暗重重向我来,

我将含怨沉沉睡,

睡在那碧草青苔,

啊,我的欢爱!

提起戴望舒,当然不能不提《雨巷》。戴望舒年少成名,《雨巷》写成于他22岁那年的夏天,次年投稿《小说月报》,时任编辑叶圣陶见稿后大为赞赏,立刻写信给戴望舒,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因为叶圣陶先生的欣赏,戴望舒一夜成名,从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5张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②。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曾说:“诗的情绪不是用摄影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出来。这笔触又是活的,千变万化的。”这在《雨巷》一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全诗七节,每节六行,节奏舒缓,首尾相扣,生动地刻画了雨中独步的诗人形象和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形象。长短变化的语句中间, ang韵反复出现,情绪流淌,犹如音符,将现实和梦幻交织在一起,一唱三叹。

读完全诗,你分明就是在雨中,就是身边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哀怨,哀怨又彷徨。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6张

《雨巷》带给了戴望舒荣耀,却并未束缚住他求新求变的脚步。《雨巷》之后,戴望舒开始逐渐摒弃之前类似于格律诗书写的写作风格,他开始更为随意自然地抒情,不再刻意追求句式的整齐、平仄的协调,真正解放了诗句。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他在《论诗零札》中讲“诗不能侧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这揭开了他写作的另一页,它逐渐将散文的写法引入诗歌写作中,用平淡朴素的叙写抒发深沉真挚的情感。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7张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以此诗为例,诗人并未直接抒写自己对萧红的怀念,而是通过描写,形成两组对比,“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只为“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情感之真挚跃然纸上;而最后两句,生者与逝者,“等待”与“卧听”,“长夜漫漫”(当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与“海涛闲话”,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感,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不尽回味。

诗人兼批评家臧棣在《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中,评论这首小诗是“一首伟大的诗”。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8张

《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随着人生的变故和家国社会的变化,戴望舒的诗歌选材逐渐不再只瞄准个人的哀怨闲愁,而是开始关切民族命运和社会未来,诗歌风格也逐渐转向明朗、沉挚。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副刊,多次撰文宣传革命。 1941年,香港沦陷,第二年春天,戴望舒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牢狱里写了《狱中题壁》和《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9张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据散文家冯亦代先生回忆:“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时,他几次谈到中国的疆土,犹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

雨巷诗人指的是谁_雨巷诗人指的是  第10张

《偶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这一首《偶成》,诗人不经意间凌空而来的灵感冲动下笔成文,却也从侧面让我们瞥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纷繁落尽,正道沧桑,随着时光流转,这一个偶然转身,已经是另一番模样。只有静水流深,汩汩中流淌着生命的真谛,至今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