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简短-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名字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简短-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名字

“敬礼,老战友来看你了!”来自江苏、河南和山东等地的百名济南军区原工程兵独立舟桥营的老战士,来到济南市平阴县英烈园,含着眼泪站在50年前牺牲在平阴的抗凌九烈士墓碑前,以标准的军姿,向九烈士庄严敬礼,久久不愿离开。这是2019年4月3日,济南陆军预备役舟桥团在隆重举行抗凌抢险九烈士牺牲50周年纪念活动时的一个感人镜头。

黄河决口 凌洪泛滥 紧急出动

1968年深冬,黄河上游刘家峡水电站开闸放水,河水流量增大,天气持续低温,万里黄河结冰封冻,一旦气温回暖,解冻开河,时刻都有发生凌洪的危险。面对严峻形势,地处黄河南岸的平阴县高度警惕,县里成立了防凌汛总指挥部,各公社成立了分指挥部,以基干民兵为主组织了万名防凌汛大军,沿黄河岸边建立40了多个观察站,实行分工责任制,黑白值班,严防死守,充分做好了防凌洪、抗大灾的准备。

度过新年,时光来到1969年2月10日(即农历腊月24日)傍晚,正在城关公社石庄村黄河岸边值班的民兵观测员,发现黄河上游河水解冻,解冻的河水夹杂着冰块顺流而下,由于下游仍旧封冻,河水湍急,冰块受阻,一块一块的冻冰迭加增高,很快形成了冰坝,冰块越积越高,整个河面很快形成一个横跨黄河的冰坝,河水迅速涨满河床,冲决了河堤。巨大洪水卷着一块块巨大的冰凌,像是发了疯的野兽向博士洼、栾湾洼和20多个村庄铺天盖地而来,石庄村进水了、刘官庄村进水了,碗口粗的树被冲倒,树皮被凌刀刮光……观测员以十万火急向汇报上了级灾情。

县防凌汛指挥部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启动了抗灾预案,一方面向各分指挥部下达了抗灾抢险的紧急通知,号召全县人民紧急动员起来,打一场抢险救灾的人民战争;另一方面向平阴驻军济南军区工程兵独立舟桥营发出支援地方抗灾的请求,他们深知,这支部队具有抢险救灾的光荣传统和超常的战斗能力。

就是这一天的晚上,济南军区工程兵独立舟桥营的大礼堂里灯火通明、一片欢腾,山东省新年春节慰问团泰安分团正在慰问演出,整个会场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气氛,当演出进入高潮,观众看得尽兴的时候。突然,通讯员跑到礼堂告诉副营长高风顺,平阴县革命委员会领导请您接紧急电话,高副营长从电话中得知:平阴县沿黄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凌洪,冰洪泛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请部队赶快出动抢救。接完电话后高副营长赶紧叫上小车驾驶员陈晋元驱车赶到受灾地点,在县、公社两级防凌汛指挥部同志的陪同下,察看了受灾情况。

灾情明了后,高副营长回到营房赶紧召开了营党委会,向在家的委员通报了灾情。同时向军区工程兵司令部报告了灾情和地方政府的请求。在党委会上,大家认真分析了灾情,认为灾情严重,情况紧急,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保护人民的的生命财产是人民军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神圣的义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仗是这样,和平年代抢险救灾也是这样。现在人民群众正在遭受特大凌洪的危害,我们军队应当挺身而出进行抢救。当即决定在营房的部队,除留下必要的岗哨外,全部出动。正在营党委开会的同时,也接到了军区作战部下达部队可以出动的命令。

研究好抢险救灾的方案已经是深夜11点多钟了,战士们满怀文艺晚会的兴致已经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号声划破了夜空。全营官兵迅速集合在毛主席的巨辐画像前,副政委陈望周向指战员报告了灾情,下达了抗洪抢险的任务,进行了战前动员。部队官兵当听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受到凌洪的威胁时,个个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飞到现场,在第一时间内抢救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并高喊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一线士兵整装待发的同时,一些因病或执行其他任务干部战士,本可不参加这次抗凌抢险任务,但他们凭着一个革命军人的觉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顾领导同志的劝阻,毅然要求参加抢险救灾。战士刘兴禄,在县医院参加工宣队,得知消息后,立即跑步回到营房参加抢险。副班长王元贞正在发高烧,班里同志们劝他不要去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天再冷,病再重,我也得去。”他硬是参加了战斗行列。共产党员副连长张秀廷刚从300里外的农场赶回来,已买好了车票,准备第二天去济南接爱人和孩子来部队过春节,也毅然参加了抢险突击队。

营救群众 奋勇向前 英雄遇难

凌洪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战斗开始了。部队兵分两路。一路高副营长率领营部、一连和汽车连于凌晨一点半向栾湾公社开进,当行至东张营村时,车辆无法行驶,干部战士便下车徒步向受灾区前进。营指挥所临时设在三皇殿村。由于天黑,情况不明,无法确定行动方案,便分头做些准备工作,待基本就绪后,天已放亮。这时才发现靠近黄河岸边的柳河圈村周围都是水,并急剧向四方蔓延,由于水还浅,对附近的村庄暂时没有构成威胁。到11日下午3点多钟,灾情仍没有什么变化,部队便决定撤回。这时,北风逐渐增大,天气阴沉沉的,像要下雪的样子,在撤回途中,碰到县防凌汛指挥部的领导同志,高副营长向他们汇报了灾区情况,并交换了意见。县指挥部也同意部队撤回,向石庄村、刘官庄村增援。当部队撤到北贵平村时,见整个贵平洼被洪水卷着白楞楞的大冰块淹没,象一片汪洋大海。在一个无名高地的山脚下,突然发现冰水中有一绿色物体,经打捞,原来是技术连一班长杨成启同志的尸体。接着又在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三班副班长王元贞的尸体。这使高副营长马上意识到,上游灾情严峻,可能头天夜里出了问题。根据这种情况和水势逐渐变大的趋势,高副营长临时决定,部队不再回撤,驻扎在南贵平村观察情况,应付意外。同时,一面派人把烈士的尸体送往医院,一面派哨兵继续观察灾情,尽快与上游部队取得联系。

另一路部队,由陈望周副政委带领三连、技术连和营篮球队的战士开往凌洪决口处的石庄村、刘官庄村方向。当部队到达老博士村时,洪水已向他们扑来。官兵们立即下车携带防汛器材跑步前进,穿过几道横栏的水渠,来到一座小桥上,透过黑沉沉的夜幕,发现被凌洪包围的刘官庄村亮起灯火。这灯火是紧急救援的信号,老百姓可能正处在危难之中。部队当即派副连长张秀廷带领一支突击队直插刘官庄村。刘官庄村紧靠黄河,三股洪流在此汇合,情况万分紧急。操舟不行,水位太浅,等水位上涨更不行,人民群众正处在生死关头,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快!涉水前进!”副连长张秀廷向战士们发出果断命令。“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把刘官庄的老百姓抢救出来,誓不罢休!”张秀廷以敏捷的动作,首先脱掉棉衣向洪水扑去。战士们也随之一个接一个地迅速脱掉棉衣,顶着刺骨的凌洪,涉水前进。当他们冲到一个洼地时,水情急剧变化,迅猛上涨的洪水漫过膝盖,越过腰部,涌上胸口。狂风卷着怒涛咆哮着,冰块在怒涛中闪着白楞楞的寒光,时而发出刺耳的撞击声音。突击队处在十分危急的境地,张秀廷沉着指挥,赶紧招呼大家靠拢,排成一路纵队,相互照应,加快速度越过洼地,大家互相勉励:“一定排除万难,冲出洪流险区,赶快营救群众。”行进间,不料一块桌子大的冰块压了过来,排长吴安余抢前一步,肩膀一扛,冰块顺流而过。这时突击队被冲散,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前面的同志越过了洼地,距离越拉越远,彼此之间失掉了联系。走在前面的同志突然听到后面传来“毛主席万岁”的高呼声,立即意识到后面的同志仍处在激流险区,遇到了危险。张秀廷要返回接应后面遇险的同志。吴安余说:“副连长你是指挥员,不能返回,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在这紧急关头,吴安余挺身而出,立即带领几名同志前顶逆风,后抗冰凌,英勇搏斗,接应后边的战友。突然,恶浪卷着巨大的冰块,从后面压了过来,夺去了这位年轻排长的生命。

风越刮越猛,浪越掀越高,夜越来越深,气温急剧下降。张秀廷带领突击队部分同志,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搏斗,有的同志被冰凌划破撞伤,鲜血直流,有的下肢冻得麻木僵硬,呼吸困难,行进越来越艰难。这时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体力的考验,也是意志毅力的考验,咬紧牙关,坚持,前进,再坚持,再前进!当离刘官庄还有六、七十米的时候,张秀廷让司号员周登连吹响冲锋号,鼓励大家尽快冲出凌洪险滩。可话音刚落,一个大冰块劈头向他压来。同志们奋力去抢救,两次扑空,就这样,刚满20岁的共青团员周登连被凌洪夺去了生命。他的言行实践了他入党申请书上写的:“人类解放我解放,洒尽鲜血为人民”的誓言。

带领大家一路冲锋陷阵的张秀廷面对夺去战友生命的凌洪,望着前面村庄人民求救的灯火,心情沉重而又急切,带领大家继续往前冲,患有关节炎病肩上还贴着膏药的他。由于长时间的搏斗,体力已经支持不住了,身体在左右摇晃。战士董秀卿冲上前去扶他,他一把将小董推开说:“别管我,赶快前进!我们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话音刚落,突然一个大漩涡卷来,他被卷走了。突击队只剩下董秀卿一个人了。他竭尽全力,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冲上了刘官庄村。当他踏上村边时,便一头栽倒地上。村民见此情景,立即开展了抢救,女青年刘万英把准备结婚新花被子给董秀卿同志盖上,老奶奶给端来热水干粮。经群众奋力抢救,小董苏醒了过来,保住了生命。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简短-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名字

走在后面的突击队员宋猛聚、许尚勇两位战士尽管和前边的战友失去了联系,但仍坚定信心,朝着有火光的方向奋力前进。这两位入伍不到一年的新战士互相鼓励,互相照顾,并肩前进。小宋突然感到小许的身体往下沉,便连忙呼叫;“小许!小许!”没有回音,原来 小许已经昏过去了。小宋心想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和危险,有我在就有小许在。他紧紧地拖住小许迅速向洪水围困的小马山前进,快到山脚的时候,正好遇到技术连的战友,战友们赶快把他俩救上折叠舟,送到已变成孤岛的小马山顶群众编筐的房子里。这时,他俩的身体已经冻僵,呼吸也几乎停止了。技术连的战友见此情景,心急如焚,一边迅速点燃火堆,增加温度。一边嘴对嘴地给他做人工呼吸,并解开上衣,用炽热的胸膛去温暖他俩冰冷的躯体。胸膛冰凉了,在火上烤一烤再暖,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小宋、小许终于苏醒过来。当他们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感动的流下了泪水。

军民携手 众志成城 战胜凌洪

11日天刚蒙蒙亮,大部队绕过险区,越过激流,克服艰难险阻,分别进入了受凌洪包围的村庄。在刘官庄村,干部战士出生入死,抢救老人儿童,把200多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在石庄村,战士们在途中棉衣被湿透,裤子冻得梆梆硬,进村后腿没歇,脚没停,立即和群众一起奋战,在村头路口筑起了12条坚固堤坝,挡住了洪水和冰凌,保住了全村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当战士们来到东张营村,水已滚滚进村,大家涉水快跑,争分夺秒,把生产队的粮食、牲畜、苇子和学校的桌椅板凳,全部抢运出来。深夜3点钟左右,洪水向东张营村北、紧靠洼地的刘大娘家冲来。她和小孙子呆在家里,水位急剧上涨,情况十分紧急。就在这时,战士迅速赶到她家,扶着大娘,抱着孙子,刚踏出门外,洪水就漫门而入。感动的大娘直说;“托解放军的福!是解放军救了俺娘俩!”还是在这个村,战士们又顶着寒风,冲过急流,抢救出为保护集体财产而被洪水围困的5名群众。在望口山村附近,当一只船满载着被救群众正行驶在滚滚波涛中,突然,一个大冰块向船横冲过来,眼看一场翻船的事故就要发生,共产党员班长潘克祥手疾眼快,叫几个战友一起有双手撑住船沿,猛地伸出双腿,拼出全身力气抵住冰块,使船擦冰而过,避免了一场翻船事故的发生。

战斗在栾湾公社的副指导员杨家锋,带领1支小分队跑遍了受洪水威胁的7个村庄,做到不漏一户,不丢一人,以完全彻底的精神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当他得知在离王营村三里外的洼地里,有一个机器房情况不明时,便毫不犹豫地带领几名战士划着橡皮舟赶到那里。见机器房已被洪水冲塌,看管机器的两名群众困在水中,冻得瑟瑟发抖,看到部队来了,不由自主地连呼:“我们有救了!解放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2月10日深夜2点,平阴县家家户户响起有线广播,县防凌汛指挥部向全县人民报告了凌洪灾情,号召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抗灾抢险斗争中去。广大群众听到动员后,立即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县里十几名干部奔赴翟庄村后,挨家挨户叫醒正在睡觉的群众,让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南门村的基干民兵来阮二村先把生产队的牲畜由低牵到高处,确保不受损失;城关公社水利站的干部发现博士村有机井房处在危险区,当即拆下电机和配电设备,转移到安全地方。军民一起经过4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战胜了这场百年不遇特大凌洪,使全县沿黄地区50多里内的40多个村庄,22000多群众安全脱险,财产没有遭受大的损失,取得了抗洪抢险胜利。

革命先烈 英灵永存 光照千秋

在这场抗凌抢险战斗中,解放军舟桥营用坚强的意志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凯歌,有9位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共产党员、副连长张秀廷;共产党员、排长吴安余;共产党员、班长杨成启;共产党员、副班长王元贞;共青团员、副班长蒋庆武;共青团员、战士周登连;共青团员、战士陆广德;共青团员、战士阎世观;共青团员、战士杨广佩。

由于烈士们都是在2月10日夜晚牺牲的,洪水泛滥,漫无边际,有几位烈士的尸体在抢险救灾期间没有找到。当地的人民群众知道后,纷纷自发地拿着工具,带着干粮,早出晚归,到被洪水淹没过的地方寻找烈士的尸体。他们当中有干部、工人、农民、学生、有老人,有小孩,天天都成千上万,成群结队。经过40多天的寻找,终于在洼地里,桥洞下,树林中,渠坝旁,找到了烈士的尸体。根据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平阴县挑选了群山环绕、松柏掩映的金斗峪,修建了“抗凌抢险烈士陵园”, 安葬了九位烈士。并于3月5日上午, 由部队与地方两级组织在县城东野外一个大山洼里举行追悼会。追悼会当天,平阴县所有花圈店的花圈销售一空,群众献上的多数花圈都是自发制作的,烈士墓地周围群山被花圈覆盖。从会场到墓地五六公里路上全都挤满了悼念的群众,哭泣声绵延不绝。

英雄虽逝,英灵永存。独立舟桥营抗凌抢险的事迹,很快传遍了齐鲁大地,受到了济南军区和山东省的肯定和赞扬。当时济南部队副政委李跃文等领导同志在灾情过后不久,亲自到部队慰问和看望全营官兵。1969年3月21日中共济南军区委员会、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同时做出“关于开展学习为人民战胜特大凌洪的济南部队工程兵某独立营和张秀廷等九烈士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区官兵和全省人民立即掀起学习、宣传独立舟桥营和九烈士的热潮。为了表彰九烈士及舟桥营的事迹,军区党委做出决定:给在抗凌抢险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张秀廷、吴安余、王元贞、蒋庆武、周登连、陆广德各追记一等功;给杨成启、阎世观、杨广佩三位同志追记二等功。追认蒋庆武、周登连、陆广德、阎世观、杨广佩五位烈士为中国共产党员正式党员。给技术连一排记集体一等功,舟桥营、技术连、三连三排各记集体二等功。3月23日,山东省《大众日报》以“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所向无敌为题,详细报道了独立舟桥营和九烈士的抗凌抢险事迹。尔后,全国省以上报刊都进行了转载,使舟桥营抗凌抢险的事迹和九烈士英名传遍祖国大地。

为学习英雄,激励后人。平阴县政府作出决定,“抗凌抢险烈士陵园”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继承革命意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部队,修建了“抗凌抢险九烈士事迹展览馆,让官兵们通过参观,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努力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

来源:齐鲁壹点

网编: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