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南辕北辙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南辕北辙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初中作文诊断及强化训练专题

专题一:文无新意则不立

南辕北辙脱了轨——审题应紧扣原意

汪旭升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南辕北辙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1张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南辕北辙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2张

南辕北辙的寓意是什么(南辕北辙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3张

第一版

一、误区透视

审题是通过对试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理解命题意图,弄清写作内容、范围、重点、体裁,并据此进行立意、构思的思维过程。审题发生偏差,误入歧途,损失惨重;审题失误,全盘皆输。

审题的常见误区主要有:对题目中的词语理解不准确或不全面。比如,把“诚信”理解成“信任”,把“和谐”理解“团结”,把“坚韧”理解成“忍耐”等。由题目一步步蔓延开去,写着写着就偏离到另外的事情上去了。又或画蛇添足,使作文部分跑题,又或抓了枝叶,丢了主干。因误解或读不懂题意而离题;扣题意识不强、写作随意而离题;没有全面把握题目要求,粗心大意而偏题。对于给定的命题偷换概念。

如何审题呢?

第一,抓题眼,确定选材范围。写作前要“瞻前顾后”,审清题目中的内涵,看清、想清、吃准题目的含义及涉及的范围,领会提示语透露出来的信息。明确题目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不能越雷池半步。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

第二,展联想,挖掘深刻主题。小题往往可以大做,深入思考,挖掘出普遍的、深刻的道理;大题往往可以小做,要“平中见奇”,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这样才会让文章立意深刻、意蕴丰富,收到“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的效果。

第三,巧扣题,精心构思行文。开头扣题引下文,文中穿插巧切题,结尾照应写所感。

二、前车之鉴

1.病文

那一刻,我们心近了

河北承德市一考生

“世上只有妈妈好——”

听着听着路边音像店播放的歌,我不屑地说:“准吗?”同行的同学看了看我,“当然了!你想想是你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是你妈妈教你说话、穿衣、做人。”看着他那幸福的面容,完全没有注意到我沮丧的脸。

“行了,行了,还有完没完,什么我妈我妈!”内心正在打鼓,为什么我体验不到妈妈的温暖。不甘心,我努力去追寻。

“三·八妇女节的那一天,我想把我的想法用作文的形式读给母亲,并决定送给她一件礼物。

一字一句,我饱含热泪,我精神焕发。一个眼神,一种抽动,一个动作,小小的,但我却感到了失望与愧疚。我的不解让母亲伤心了。尽管这样,他还是最终接受了我的礼物——为她洗脚。

那是一双绿色的军用胶鞋,那是一双和男人一样大小的脚,那是一双干枯而伤痕累累的脚。

黄的、黑的、硬的、张口的趾甲间已满是泥,散发着特殊的汗味。

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它,母亲的眼睛注视着我,虽然我不知道她怎样想的,我想自己以前的想法错了,我知道自己不了解母亲的辛劳,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细心地洗着,泪水不争气地跑了出来,“妈,对不起,我不知道您这么累,我不应该那样说您——”

“妈不怪你,妈知道,你一直是妈妈的好孩子。”母亲的眼圈红了,但面带微笑。“妈!”我拥到妈妈的怀里,体味着从未有的温暖。

那一刻,我读懂了母亲,我与母亲的鸿沟也随之消失了。母亲呀!你是如此高尚,从那一刻开始,我要做一个真正孝顺的孩子,我会正确对待“世上只有妈妈好”,为我们的心近了,我们彼此多一份理解。

现在来听《母亲》仿佛是我母亲的写照。我发自内心地说:“世上的妈妈都好,愿天下的母亲和孩子,拉近心的距离,相互交融,幸福快乐!”

2.琢磨:

该文以写和妈妈拉近距离、消除隔阂为立意,从不理解妈妈到读懂妈妈结构全文。可是开篇点题过于啰嗦,“我”与同学的对话内容空洞,离题太远。要表现“心近”这一主题,应着重于心理描写,而原文恰巧缺少这一点。既然是写心近,就应先写远,原文写远这部分,内容不具体,衔接不自然、不连贯,生拼硬凑。前后对比不鲜明,叙事不流畅,如这一段:“我细心地洗着,泪水不争气地跑了出来,妈,对不起,我不知道您这么累,我不应该那样说您——”感情抒发太突然,有牵强附会之嫌,自然不能以情动人。

升格后的作文由“心远——洗脚——心近”三部分组成,原文“心远”部分写得不具体,升格作文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将母亲的“唠叨”写得很具体。原作在写“洗脚”时的感情抒发突然,升格作文运用了想象,使情感的抒发成为真情的流露,从而深化了主题。

审题要精准,行文紧扣原意,这是老生常谈,但是大多数学生仍然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认真审题,仔细检查和反思。

3.璞玉初现(升格作文)

那一刻,我们心近了

路边音像店里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飘荡在我的耳际,心想,歌声如此嘹亮动听,而我离妈妈的心,却是那么遥远。

回想起妈妈的唠叨,我的心就烦恼不已。我放学回家,刚刚坐在电视机前,就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别看电视了,看看你月考是什么名次!”每当穿上喜爱的T恤,妈妈总会说:“像什么样子,男不男女不女的。”周末带朋友到家里放松,妈妈就会说:“别带乱七八糟的人到家,把时间放在学习上。”面对妈妈的唠叨,我实在无法忍受,气愤地说:“少管我,你是我亲妈吗?”这时妈妈愕然了,漠然转身离开。

“三·八妇女节那天,为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决定送妈妈一份特殊的礼物——为妈妈洗一次脚。

那是一双穿绿色军用胶鞋的脚;那是一双和男人一样大小的脚;那是一双干枯而伤痕累累的脚;黄中带黑,干硬的脚底张开许多口子;趾间满是泥土,散发着浓重的汗味。

我睁大眼睛看着它,我仿佛看到妈妈穿着硬底的胶鞋在地里锄草;我仿佛看到妈妈光着脚在稻田里插秧,爸爸外出打工,无论是家里还是地里都是妈妈一个人在忙乎。想到这里,我有点哽咽了,心里默默地说,妈妈,是我错了。

我更加细心地洗着,泪水不断地掉在水里,“妈,对不起,是我不理解您的辛苦,不理解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我不该那样说您——”

“妈妈不怪你,妈知道你是妈的好孩子。”说着妈妈把我搂在怀里,体味着从未有过的温暖。

那一刻,我读懂了妈妈,妈妈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心里永远装着子女,唯独没有自己,能够包容子女的所有过失与不敬,这就是母爱。从那一刻,我们母子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现在来回味《母亲》这首歌,仿佛是我母亲的写照。我发自内心地说:“世上的妈妈都好,愿天下的母亲和孩子,拉近心的距离,相互交融,幸福快乐!”

三、他山之石

乡梦不曾休

黄永玉

我为曾在那里念过书的凤凰县文昌阁小学写过一首歌词,用外国古老的名歌曲子配在一起,于是孩子们就唱起来了。昨天听侄儿说,我家坡下的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抱着弟弟唱催眠曲的时候,也哼着这支歌呢!

歌词有两句是:

“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

这当然是我几十年来在外面生活对于故乡的心情。也希望孩子们长大到外头工作的时候,不要忘记养育过我们的深情的土地。

我有时不免奇怪,一个人怎么会把故乡忘记呢?凭什么把她忘了呢?不怀念那些河流?那些山岗上的森林?那些长满羊齿植物遮盖着的井水?那些透过嫩绿树叶的雾中的阳光?你小时的游伴?唱过的歌?嫁在乡下的妹妹?……未免太狠心了。

故乡是祖国在观念和情感上最具体的表现。你是放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就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一切影子。惟愿是因为风而不是你自己把这根线割断了啊!……

家乡的长辈和老师们大多不在了,小学的同学也已剩下不几个,我生活在陌生的河流里,河流的语言和温度却都是熟悉的。

我走在五十年前(半个世纪,天哪!)上学的路上,石板铺就的路。我沿途嗅闻着曾经怀念过的气息,听一些温暖的声音。我来到文昌阁小学,我走进二年级的课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黄永玉,六乘六等于几?”

我慢慢站了起来。课堂里空无一人。

评析: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记叙了作者离乡半个世纪后重新踏上故土的所见、所闻、所想。文字浅显朴实,不事雕琢,简洁明了的叙事中饱含浓郁的思乡情怀,分外打动人心。粗看本文,似乎是离题了,全文中题目“乡梦不曾休”五个字根本没有出现,就连“乡梦”这个词语也没有。真离题了吗?没有。文中虽然没有直接的点题,但是“题目”与“文章”意合,题目就是本文的核心命意。

具体到文中的段落,则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开头自然引出女孩唱的歌词“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是对故土爱的深沉;中间写到故乡的风土人情更是常入游子梦中来,故乡记忆永恒。最后一幕更是动人心魄,作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童年,回到儿时的课堂……起立回答问题时才发现四顾无人,淡淡的哀伤弥散开来,让人怅然,感喟不已。这更是紧扣题目——乡梦不曾休。

第二版(3000)

一、他山之石2(1500)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枒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

  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评析:

全文紧扣题目写了五次“目送”场景。“目送”和“背影”这两个关键词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两个极富意味的核心意象。具体看三次场景:

第一次,作为母亲的龙应台送儿子去上学,那时的儿子一边往前走,一边不断地回头,母子俩的视线隔空交会,有孩子的依恋,有母亲的无声呵护。目送背影中,孩子在成长。第二次,华安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与第一个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次第如何教人不落寞?目送背影中,作者感悟到根本不必追——放手也是一种爱,给你爱的人以自由。第三次,作者目送父亲,直到他的小货车不见了,还站在那里,怅然若失。第四次,看着父亲轮椅的背影没入自动玻璃门门后。第五次,目送父亲的棺木消失在炉门后。离乱来台的父亲最终魂归故土,远在异国的儿子必会独面人生,作为女儿和母亲,似乎只能把这“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

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而读者痴对此文,也是目送一个个一行行的文字翻过,直至最后的一纸空白……本文确是一篇题目与内容巧妙紧扣的经典美文,值得借鉴。

二、写作训练

1.作文题:那一刻,我

2. 思路开拓

这是一道后空式文题。限制了时间、人称,开放性很大,选材范围广,灵活度强。审此题时要抓住关键词“那一刻”。生活中有无数的“那一刻”,但究竟哪一刻才最有意义、最有情味、最值得一写?这给了学生选择和想象的空间。“那一刻”是文章的重点,“一刻”,时间极短。因此,所记之事必须是某个特殊时段里发生的。要具体记叙和描写出“那一刻”的人、事、物的情景和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细节描写,把“那一刻”写得具体、细腻、深刻,把其中的“理”深深地蕴藏在人、事、物之中。切不可不抓住“那一刻”,而极写之后发生的事情,偏离题意;或者将笔下的“那一刻”时间写得很长,甚至时间都不明确。总之,“那一刻”是瞬时的,是有情景、有铺垫的,中心的表达才能水到渠成。

我们填入空格的内容,只要自己熟悉、有把握写出个性特色,聚焦生活细节,就没有大问题了。如“那一刻,我激动极了、悲伤极了……”,又如“那一刻,我倍感珍惜、惊呆了、被感动了……”,再如“那一刻,我明白了、长大了、懂了……”只要能打动人心,也是自己感受最深、最真切的,就可以构思落笔了。

3. 素材锦囊

[名人名言]

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茨威格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 ——弗莱彻

[经典故事]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的,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

[点拨]

茨威格的名言出自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文中有许多影响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可看作是宏观层面的“那一刻”,值得仔细阅读,揣摩借鉴。三句名言,既可以作为写作的立意参考,也可以作为文中引用的材料,还可以作为题记和尾记,增加文章的深度。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节选,可以视为个体微观层面的“那一刻”的范例,结尾“刹那间”可以直接替换为“那一刻”。你也完全可以像她那样,写出真切的感受,写出成长的滋味、写出生命的意义……

三、优秀学生习作

那一刻,我惊呆了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 初二(6)班 戴 若 帆

从小到大,我一直不喜欢我的外公。这也难怪,和温柔慈爱的外婆相比,凶巴巴的外公当然让人讨厌。

外公一直不太喜欢我,见了我都一副凶巴巴的表情,要不就是将两道眉毛缠在一起,可以这么说,外公没给过我好脸色看。相反,见了表哥表弟,倒是眉开眼笑的。我曾从门缝中看见过几次外公的笑,外公笑得越欢,我心中越不平衡:“哼!不就嫌我是女的嘛!男的有什么了不起的!”

六年级的暑假,我打算去外婆家住一个星期,可谁知,刚进门,见到的就是外公的“臭脸”。

“外公好!”我极不情愿地喊了一声。

外公正吸着烟,听见我叫他,扭过头去,冷冷地回答道:“嗯。”随即吐出了一口烟雾。

烟雾飘过来,我吐出一口气,将烟雾吹了回去,我不愿让带有外公气息的东西靠近。

一星期终于过去了,吃完晚饭,外婆整理好衣服包,我接过来,走出了外婆家的大门,外婆在身后叫道:“天黑,路上小心点!”

我转过身,朝外婆挥了挥手,便大步向前走去。外婆家的看门狗跟着我走了一会儿,然后就一蹦一跳地回去了。

夜,依然那么黑暗,天上的星都干什么去了?竟跑得一颗都不剩了。月亮似乎也准备休息了,拿云朵当棉被,把自己盖住了大半,吝啬地洒下一丁点光芒。

我走出了村子,来到大路上,朝一百多米远的车站走去,路旁的路灯一闪一闪,坏了许多天,却没人来修理。

路旁的树仿佛在张牙舞爪,我紧盯着路,生怕摔倒,跌进下面的菜园。

终于,车站到了,我向大路看了一眼,却呆在了那里。我看见,外公正拄着拐棍,慢慢地往回走着,一步一步,走得那么沉重。他手上还拿着烟卷,一忽一忽地闪着火红的光,外公是送我来的啊!那一刻,我惊呆了。公交车停在我面前,我慢慢地走上去,脚步如外公般沉重。我从车窗向大路看去,外公瘦削的背影渐渐模糊在夜色里。那一刻,大路上仿佛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