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汉族。淮阴人,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汉高祖刘邦在评价“汉初三杰”时说过:“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由此可见韩信的军事才能。韩信除了立下的这不世之功以外,还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成语典故。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第1张

1.胯下之辱

简析:出自《史记》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韩信从自己的裤裆之下钻过去,韩信果然从那个人的裤裆之下钻过去了。比喻极大的侮辱。

2.一饭千金

简析:出自《史记》:“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当韩信达志以后,千金谢之。比喻厚厚的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国无双士

简析:出自《史记》: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比喻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4.独挡一面

简析:出自《史记》:“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意思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5.气吞山河

简析:出自元---金仁杰《追韩信》:“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第2张

6.为民请命

简析:出自《史记》:“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熟敢不听。”

7.耻与哙伍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8.背水一战

简析:出自《史记》:“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9.功高震主

简析:出自《史记》:“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意思是说,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10.逐鹿中原

简析:出自《史记》载蒯通语 :“秦之纲绝而维驰,山东大扰,异姓并起,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比喻争夺天下。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第3张

11.金石之交

简析: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矣。”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12.推陈出新

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刘邦让韩信管理粮仓,韩信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送进,把旧粮从后门运出,这样可以防止粮食腐败变质。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13.解衣推食

简析: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简析:李左车与韩信的对话中,李左车提出了这个观点。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又一次失误,愚者在上千次的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简析:出自《史记》,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了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明着去修栈道,而韩信却领着大军从陈仓走了出来,占领了关中。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第4张

1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简析:出自《史记》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形容一样东西或者人等越多越好。

17.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简析: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为了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徙封为“楚王”,后又贬为“淮阴侯”,几个月后,吕后又以谋反的罪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韩信在临死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1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简析:出自《史记》故事,为民间对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指事情的成败或者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所为。

19.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夫人

简析:一知己说的是萧何,他追回了韩信并举荐其成为大将,最终也骗的韩信入宫被杀。两夫人指的是漂母和最后杀死韩信的吕后。

20.萧何月下追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金石之交典故翻译(金石之交的典故)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