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1张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2张

音频 | 严鼎

文稿 | 严鼎

解说文稿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3张

(续上篇讲解)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永恒,因为生命如此短暂,况乎还要遭受无常的折磨。皇帝们已经拥有了载入史册的资格就转而追求长生不老,肉体自然和名气一样要万岁万万岁;文人墨客总想著书立说以传后世留下永恒的文名,著书立说之后依然渴望立德立功,至于谥号那必是看的极重;普通的人,想要追求永恒也很简单,繁衍生息即可,我之后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都是我的后人,这不也是通向永恒的方式吗?

然而永恒是个中性词,本来无褒贬之意,永恒并不意味着不朽,不朽却比永恒更加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追求,因为不朽更有价值也更容易做到。我们可以回到四百年前的明朝天启年间,有一个叫张溥写作了一篇不像墓志铭的墓志铭,记录了五个普通人慷慨赴死的经过。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讲述的这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

首先我们看看标题:《五人墓碑记》,大家说应该怎样断句呢?是“五人墓碑记”还是“五人墓碑记”?其实都不是,应该是“五人墓碑记”。因为“碑记”是一种特定的文体,通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等情况。但这篇碑记却打破这种写法,他通过叙写苏州五位义士反抗阉党的经历,赞扬了五人仗义抗暴,不怕牺牲、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肯定了他们斗争的重要意义,进而阐述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4张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5张

【译文】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文章的第一段写了题记的缘由,苏州城有名望的士大夫想用魏忠贤废弃的生祠来安葬因周蓼洲被捕是愤慨起事而死去的五人,并在墓前树碑来纪念他们,此文因之而成。即便此前完全不知晓此段历史的读者也能很快的从第一段收集到足够的背景信息,何况魏忠贤此人名声之大又何人不晓。

魏忠贤,一个权倾朝野的宦官。在明熹宗在位时期,魏忠贤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仅比“万岁”之尊的皇帝少一百岁了。他掌权后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影响可谓非常恶劣。

“以旌其所为”, 来表彰他们的事迹。旌,本义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当年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时,就让苏武带着旌节。后来苏武被困于匈奴达十九年,仍把旌节带在身边,这也成了他忠贞品质的象征。后来,旌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6张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7张

【译文】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第二段就是作者热烈的赞扬,这五个人从死亡到安葬已经过了十一个月,这十一个月中富贵者、得志者、贩夫走卒亡故的谁又能记住呢,唯独这五个人被大家深刻的怀念着。这一段既是作者对五人的高度评价,也是一种讥诮,因为富贵者并不一定“留其名”。

芸芸众生,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衬托此文中五人,叩问其究竟何以“激于义而死”。

皦皦这个词原意是指清白,也用来形容月光,比如左思在他那首很有名的诗《杂诗》中写道:“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后来也引申为超越一般这样的意思,比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过:“卿(徐宣)庸中皦皦,铁中铮铮也。”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8张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9张

【译文】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天启七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第三段作者开始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五人亡何故。这还得从第一段出现的周蓼洲说起。我们在上一讲也为大家生动演绎过个中原委。周蓼洲即周顺昌,字景文,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南直隶吴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他为人清廉,嫉恶如仇,很讲义气,在苏州名声很不错。周顺昌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魏忠贤,魏忠贤的爪牙便跑到苏州想要拿人,苏州人一是对恶贯满盈的魏忠贤极其厌恶,二是真的不想让周顺昌被捕,因为一旦被捕自然是凶多吉少,所以团结起来想要凑钱贿赂魏忠贤的爪牙,求他们对周顺昌好点,甚至为了抗议逮捕周顺昌在苏州举行了罢市。东厂的走狗态度蛮横强硬终于激怒了百姓,苏州城十几万人涌上街头为周顺昌送行,期间和东昌特务产生冲突,十几万民众动手齐殴特务,一泄对阉党之恨,事后被魏忠贤的同党追究起来,五个苏州市民主动投案自首,即:颜佩韦、杨念如、沈扬、周文元、马杰,五人中,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轿夫,其余四人并未见过周顺昌,与他也无任何关系,颜佩韦和马杰是商人,沈扬是贸易行中间人,杨念如是卖布的。五个人的牺牲了结了这场事,最终这五个人被判处斩首。

这一段里提到大中丞被百姓们逼得只得躲到厕所里,原文里表示厕所的词是“溷藩”,清朝人写的一本书中提到过这个词,情节比较重口味,大家自行感受:“生失足堕溷藩,撑扶起立,懊闷欲死。”

回到原文,想一想也觉得很讽刺的,堂堂一位大中丞,竟然沦落到躲到厕所里避祸,该是多么狼狈,其不得民心可想而知。

本文作者张溥与周顺昌一样,是个嫉恶如仇的人物,所以他对于人与事的评价,不免包含着个人性格与价值取向的判断。在这篇文章中,魏忠贤与阉党固然是糟朽之人,而寻常亡故的富贵者,善于苟且的“高爵显位者”也没有不朽的资格,谁还会记得他们呢?可是这普普通通的五个平民却因为他们的壮举成为“不朽”之人,即“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两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更加凸显五人之气节与担当。

那么接下来,作者又将如何评价这五个人的作为呢?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10张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五人墓碑记注释翻译手抄  第11张

严鼎中学语文荣誉出品

文稿 | 严鼎

音频 | 严鼎

排版 | 张金香

统筹 | 孟滕玲 张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