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形容书法墨香的意境(形容书法墨香的句子)

形容书法墨香的意境(形容书法墨香的句子)

虽然“所有读书人,都要成为书法家的时代结束了”,还是希望我们的生活中有墨香清芬。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中国的最高权力的核心,五百多年间,共有二十四个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维系着庞大的中华帝国的运转。在每一座大殿的正中央,高高耸立着皇帝的宝座,而在每一把龙椅的后面,都少不了端端正正的书法作品,这在全世界所有的宫殿里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今天那些曾经指点天下的帝王们,都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这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默默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目光。

(一)书法的意境美,藏在汉字的基因里

取一锭香墨,细细地研磨,要写的字此刻开始在心中酝酿,在蘸墨的同时,书写者已经在心中将这方宣纸从容规划,棱角分明的方块字在黑与白,虚与实的对立中纵横驰骋,而书写者的意志,也在有无相生间自由地宣泄,这就是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中国书法艺术是对人的性格的一种陶冶,“技近乎道”, 当书写的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笔划之美的规律,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但“近乎道”,毕竟还不是“道”,技术和艺术之间还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壕沟。

对于外形的华美和书写的流利,是每一种文字都追求的目标。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文字书写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意境的营造。二十世纪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书法家,而不是油画家。

形容书法墨香的意境(形容书法墨香的句子)

每个面对中国书法作品的人,即使对汉字一无所知,也会被它笔画交错的形象所打动,很自然地把它想象为一副副小型的抽象画,而这一点,正是由汉字的表意特征所决定的。.

对于汉字的魅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对比英文、法文后,深情地描述道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正是汉字这种独一无二的表意特征,促使书写者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同时,努力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写个“虎”字,便虎虎生威,写个“龙”字,就风云变色。

“书者如也”,书写是终极目的就是要体现我们心中对于事物万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划表现出物象之本,这才是中国书法所谓的“道”。因为有意境的存在,所以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实用之外,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从而使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了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二)书法的艺术美,蕴含在王羲之的作品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的特质正是生生不息,在这稍纵即逝的过程中,每时每刻,人人都在塑造着自己。中国书法独特的魅力,是不是也在于此呢!在没有下笔之前,眼前只是一张白纸,世界还是虚无,在落笔的一刹那,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便跃然纸上,尽管只是单纯的线条,尽管只有黑与白两种色彩,但生命的痕迹,时间与空间,就在这一刹那化作了永恒。这一刻,究竟该怎样落笔呢?

公元649年6月,长安城花红柳绿,但皇宫里却静寂得令人窒息,病榻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奄奄一息,他用最后的力气恳求自己的儿子,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我想向你求一一件东西,如果你真的孝顺的话,怎么能够违背父亲这最后的心愿呢?

那么究竟是什么宝物,让一代帝王李世民无法割舍呢? 这件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兰亭集序》。

在唐朝编修的正史《晋书》中,唐太宗亲自为王羲之作传,并高度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用“尽善尽美”来形容书法作品,从中也不难看出,李世民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做“法的时代”,正是大势所趋的结果,而唐太宗的身体力行,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唐代之前,中国的书法家还有许多,像秦朝的李斯、赵高,汉朝的蔡邕、张芝,魏晋的钟繇、索靖、卫鲧,以及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儿子王献之等等,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偏偏要大力宏扬王羲之呢?

就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汉武帝为什么尊重孔子,因为他是文化的

代表性人物。那么王羲之是个书法家,他也是一种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儒家文化的代表。

但如果仅仅依靠政治上的追捧,王羲之不可能成为令后人高山仰止的“书圣”,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可能开创令后人热血沸腾的大唐盛世,后人评价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第一个“永”字到最后一个“文”字,一气贯注,不粘不脱,既流露出人心之美,又表现出自然之美,正所谓“尽善尽美”。直到今天, 王羲之所创立的艺术法则,仍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

(三)书法的人格美,蕴涵在颜真卿的生命里。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书法以“中和之道”为内涵,在黑与白、虚与实、动与静的对立中,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坐标,每一种字体都有了必须遵循的“法帖”,每一个读书人只有写好合乎规范的毛笔字,才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府的职权部门。

唐朝以书法为依托,将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凝聚在儒家的“中和之道”上。直到今天,人们只要是手执毛笔学习书法,就要身正、笔正、纸正,学习唐人的楷书,就得一笔一划地临摹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法帖。那么,为什么这些唐人书写的汉字能成为后学者进入书法殿堂的坐标呢?

公元783年正月,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再次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大将军李希烈拥

兵自重,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攻陷汝州后,直逼长安。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

元气大伤,只能寄希望于和平谈判,但谁又能担此重任呢?把持朝政的权臣们向皇帝建议,派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前往敌营。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又是大政治家,颜真卿想维护国家统一方 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颜真卿把自己的书法,和他的生涯全部结合起来,创造了气势磅礴的“颜体”,“颜体” 间架严谨,而且很壮美,学习“颜体”的人,往往字能够写得很大,就是里面有一种壮美的东西。

但当时的叛军气焰正盛,李希烈感觉皇位严谨唾手可得,七十四岁的颜真卿孤身一人去劝降,无疑是去白白送死。一些相熟的大臣们纷纷劝阻,甚至有人还专门跑到半路去拦截颜真卿。

颜真卿这个家族在“安史之乱”中,是遭遇了巨大打击的,当时他在平原郡.和他的兄弟一起抗击“安史之乱”,最后一家有三十多口人战死,颜家为国家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是他作为有着五、六代持续坚守儒学传统的这样的一个家庭的负责人,他是不可能面对国家的需要,而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

两年后,颜真卿回到了长安。当灵车穿越朱雀门时,两旁夹道欢迎的百姓哭声一片,正像他所擅长的楷书,方正平直,浑厚刚劲。

这个唐代最伟大的书法家,虽然没能完成使命,但他用威武不屈的气节,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撇一捺,这也正是中国书法的灵魂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书人,用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去钻研书法,除了技巧上的打磨,更重要的是完成人格的修炼。

“法”就是楷模,就是标本。一种颜真卿的书法是唐代的典范,颜真卿的人格是中国人的楷模。而事实上,在每一件法帖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完美的人格。

这些优美的文字,这些文字所表达的人的精神,都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中国文化的永恒的坐标。

与光彩照人的颜真卿不同,与颜真卿的颜体艺术风格不同,蔡京、秦桧、严嵩等等,中国历史上的权臣,最终成了书法艺术殿堂里的弃儿。这些长期卷曲在昏暗角落里的书法作品,可能仍然具有令我们钦佩的艺术性,但是因为作者缘故,它们和它们的作者被我们的艺术,被我们的社会顽强地拒之门外,成为高贵的社会道德无情清洗的对象。

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社会,也因此体现出更高的精神向往!

(四)书法的创造美,蕴涵在苏轼的人生中。

漫长的中世纪,当欧洲的骑士们为了讨伐异教徒,而苦苦练剑的同时,远在东方的中国,衣食无忧的宋朝士大夫们,正在以笔为犁,以纸为田,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着。

自唐代之后,书法的要求便是“抄”,老老实实地模仿比任何形式的创造都显得重要。难道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书法戴上了书学正统的镣铐,而从此就没有了创造,一成不变么。

公元1057年春,三年一度的礼部考试正在东京汴梁紧张地进行着,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选拔人才,最高规格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全国第一流的学者担任主考官,从各地层层选拔的三百三十八位青年才俊,在这里一决高下。能够高中进士,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生中梦寐以求的荣耀。在这次考试中,一篇行文质朴思想大胆的文章,让主考官欧阳修激赏不已。

那个考生是一位来自巴蜀地区,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苏轼。

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他用过一个典故, 主考官觉得很好,但是查了很多书,没有查到这个典故,然后就问东坡本人,苏东坡说,这是我“想当然耳”,认为应当如此,所以我就创了这么个典故,可见他不拘一格。

年轻时的苏轼锋芒毕露,妒嫉他的人,视他为背离中庸之道的另类,而欣赏他的人,却把他比作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但事实上,苏轼在骨子里,和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读书是从《四书五经》开始的,练字也是从临摹楷书法帖入手。

苏轼当然是个天才,但是天才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异乎常人的刻苦,刻苦本身也是一种天才的资质。苏轼曾经把《汉书》抄了三遍。《汉书》 的原著算起来大概是七十多万字,他年轻的时候抄过两遍,到了黄州以后,又抄过一遍。所以苏轼可以说对《汉书》是倒背如流。

苏轼自幼喜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再加上他多年抄写经书的童子功, 一手飘逸的书法人见人爱。但拿苏轼中年时写在“元祐通宝”上的铭文,和他年轻时创作的《治平帖》比较,同样是行书,但风格迥然有异,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苏轼的字,由大众化的“风流才子”转变成独具特色的“石压蛤蟆”呢?

农历三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寒食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 只吃些冷食,以缅怀故人。公元1082年,也是这样一个冷冷清清的日子,从京师被贬謫到湖北黄州的苏轼,独坐在冰凉的书斋里,窗外雨声淅沥,孤独惆怅的情绪油然而生。“自我来黄州, 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自我来黄州,己过三寒食,”他的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字是小的行楷,慢慢写的时候,随着诗句的发展,最后写到他生活的时候,写到连日苦雨,“破灶烧湿苇”,破的灶,烧的是湿的柴火,又烟熏火燎的,心情就很坏,然后风又吹,在这个时候他的字,慢慢由平静的小楷,逐渐字儿得越来越大了。“也拟苦途穷,死灰吹不起来,”难道说苏轼真的就死灰吹不起,彻底绝望了吗?

过于拘泥于规则,创造力就会有所约束,书法和这个庞大的文明体系一样,也是以稳定为规则。但在岁月的长河中,即便追求价值一统的这样一 个文明, 也为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留有余地。但所有的个性都是苦难的产物。苏轼的个性,正是来自脱离常态的生活。写就《寒食帖》的四个月后,苏轼又完成了震铄古今的《赤壁赋》,身体和精神所受的压迫,不但没有压垮这个伟大的灵魂,反而促使他完成了一次更高的超越。

回顾与前瞻,是一代一代开拓者无法超越的矛盾冲突,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财富,也是束缚。在一个以稳定为价值取向的文明古国,任何个性化的创造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寒食帖》同苏轼的命运一样,历经磨难,跌宕起伏,至今帖身仍保留着被火焚烧后的痕迹。悲剧就是美的破坏,而悲剧美就是被破坏后,带给人以情感的洗涤和净化。只有经历了苦难浸泡的艺术,才能穿越时和空间,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公元1905年9月2日,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但中国书法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因其所具有的微妙的艺术感染力,而向纯艺术的方向升华。

钢笔、铅笔、圆珠笔,电脑键盘的时代开始了,追求发展进步,追求新知识的时代开始了。所有读书人,都要成为书法家的时代结束了。

但是,数千年对书写的尊崇,数千年书写文化,在民族心灵上厚重的积淀,不可能被现代化的生活简单扬弃。在中国社会几乎所有的角落,我们都能看到那波澜不惊却辉煌悠远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