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高考语文##高考倒计时89天#

最近一段时间的模考,语用部分有不少这样的题:

①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繁而不乱、大而有致的画面随着万千自然景象的呈现缓缓铺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2022届福建厦门二模】

②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换成“《荀子》中说:流言止于智者。”与原文的表达效果哪个更好?请简要分析。【2022届南京、盐城一模】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1张

这种题目究竟在考什么呢?

这类题属于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语句比较型赏析(姑且这么叫吧~)。这类题最早出现在2020新高考I卷当中(等一下小编也会举例涉及到),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考法比较灵活的语用题,且综合性强,句式、修辞、连贯都有可能考到。

要完成好这类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常见的比较分析角度有哪些?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但不限于这几种):

①强调侧重点。

比如2020新高考II卷,原句是: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改句是: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扫而光。

★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2张

②修辞手法。

比如有一道题语境是这样的:

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原句是: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改句是: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着烈士陵园,陪伴着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3张

★原句把烈士陵园比喻为沉甸甸的史书,更有韵味,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改句则没有使用比喻修辞。

★要回答好修辞角度,答题术语少不了。下面,小编也把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分享给同学们: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4张

③遣词造句。

比如有一道题语境是这样的:

平顺富有的恰是从前造成贫困的那些奇绝之山。从前,美是不能当饭吃的,也不能换钱。当年湖南张家界就曾是个美得绝伦却穷得吃不上饭的例证。那时,张家界的穷和美也都是因为山。那山是太奇绝了,但缺路,少矿,又不能种粮食,那奇绝之美就只有藏在深闺人未识了。

原句:那山是太奇绝了,但缺路,少矿,又不能种粮食。

改句:那缺路少矿又不能种庄稼的山是太奇绝了。

是不是感觉改句顿失美感,我们可以从句式角度分析:

★原句为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改写后的句子为长句,在气势语气上不如原句。

★要回答好遣词造句角度,答题术语少不了。下面,小编也把常见遣词造句分析角度和表达效果分享给同学们: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5张

(注意:遣词造句角度跟修辞和等一下要讲的语体风格并不存在冲突,而是互相交融的)

④语体风格。

比如2022届广州调研考的一道难题,语境是这样的:

这里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徽商巨擘苏成关、知名学者苏继庼、杜草甬等名人大家,都来自永丰。这里也是革命老区。1934年12月,中共秧溪区委书记曾祥麟在这一带成功组织领导了打击土豪劣绅、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想不到吧,这处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村落,也曾风云激荡,汹涌澎湃。

原句:这处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村落。

改句:这个村落,青砖错落,小瓦铺顶,马头墙处处可见,挂落精美,回廊曲折,花格窗时时可遇。

怎么分析,我们可以从语言风格入手:

★原句意象叠加,具有古朴之风,与全文意境一致;改句文意直白,与原文风格不同。

再比如汪曾祺的《豆腐》小节,有一处描写“香椿拌豆腐”,特别传神: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买回来就能拌。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桥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唤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迅,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其次是小葱拌豆腐。北京有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

不知道大家读完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不是一份简单的菜谱。

像“一箸入口,三春不忘”“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这样的表达,多用短句,有文言色彩,质朴典雅,体现了汪曾祺散文的鲜明特色。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6张

⑤上下文衔接和逻辑层次。

上下文衔接指不同的表达跟上下文衔接感是不同的,逻辑层次指不同的语言次序表达效果是不同的,比如有一道题,语境如下: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展,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原句: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改句:它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了,依旧伸长、攀缘、舒放着。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7张

这道题固然可以从句式角度和强调重点角度回答。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原句内容上有前后的层次,先是青藤被拽到室内之后没有改变的“伸长、攀缘、舒放”,再是青藤进室内之后的变化——“长得更快”,改动之后则显得层次不清。

★总结一下,常见分析角度:①强调侧重点;②修辞角度;③遣词造句;④语体风格;⑤上下文衔接和逻辑顺序。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8张

【典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道最新模考的考题,题源是:2022届厦门二模。

《千里江山图》是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长的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从题材看,画卷由隋唐时期描绘宫阙楼台或神仙境界,转为表现雄伟壮丽的锦绣江山:卷首高山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群峰秀起,幽岩深谷,流溪飞泉.……万千自然景象随着画卷的铺开缓缓呈现,繁而不乱,大而有致。从章法看,《千里江山图》交织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大气磅礴的北宋江山。“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令人叹为观止。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繁而不乱、大而有致的画面随着万千自然景象的呈现缓缓铺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9张

★从强调侧重来看,原句以分句形式在强调突出画面的修饰语——繁而不乱、大而有致,这是一种审美感受;相比而言,改句只是在正常突出万千景象是缓缓铺开的。

哪一个更好呢?前文在描述画面:丘陵、群峰、幽谷和溪流。所以原句先描述画卷“铺开”,再描述画面审美感受,逻辑感更佳(从直觉感受到深层审美体验)。

(tips:所以这道题从上下文衔接角度也可以作出回答)

★从句式运用来看,很明显原句多用短句,先长后短,有变化,而改句就是一个长句。从表达效果来看,短句的使用会舒缓语气节奏,韵律感更强。

★因为修辞角度无从入手,所以最后从语言风格来看:

原句使用短句,丰富了句子形式和节奏,故文学感更强,和前后文风也保持一致(前面也用了不少短句),相比而言,改句就稍显普通了。其实,这类题做得多同学会发现:改句就是怎么缺乏美感怎么来哈哈。

参考答案

①强调的重心不同:改句重点落在动词“铺开”上,强调画面的铺开;原句重点落在修饰语“繁而不乱,大而有致”上,强调画面布局巧妙,景象丰富,意境深远,更符合原文逻辑。

②语言节奏不同:改句形式偏长,原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长短交错,节奏舒缓,韵律感强,更适合表现《千里江山图》。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雅致,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课后思考】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树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枯枝从树上断落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

这道题你会从哪个角度回答呢?欢迎大家讨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合欢树重点句子赏析-合欢树重点字词  第10张

本文由“小窗语文”原创,关注我,获取更多高考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