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久散文网 > 杂文 >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徐志摩,生于1897年1月15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人们评价徐志摩的一生,可以用褒贬不一来形容,有人说他才华横溢,天生就是为文学所生的,并且他从来都不会缺少创作的灵感,徐志摩的好友胡适曾经这样评价他:“徐志摩是一道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泉。”我想没有比这更贴切的话语来形容徐志摩了,作家冰心也曾称赞徐志摩为大才子,凡是熟悉他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然而就是这么个才华横溢的人,却在感情方面饱受人们的诟病,他这一生都在追求爱情,导致在多数人的眼中他的花边新闻仿佛遮盖住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致使人们给他冠上“风流成性”、“滥情”等字眼。

这么一个褒贬不一的人,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又在情感方面饱受诟病的大才子,却最后于1931年11月19日,在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的路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但他留下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依旧被奉为经典之作,比如《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是什么塑造了徐志摩这么一个人以及他的作品。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第1张徐志摩的家庭背景及经历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是家里的长子独孙,他的父亲徐申如是明末清初的实业家,而且当时实业救国的思想浓厚,徐志摩的父亲深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感染大力拓展业务,其中包括了矿业,钱庄等各个领域的产业,并且创办硖石商团。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徐志摩的父亲四处筹措资源,大力支持当地的革命力量。而且有一年当地发生特别严重的旱灾,百姓民不聊生,徐申如号召多位实业家展开赈灾活动,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徐志摩生在这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世代从商同时又关切民生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培养成了他优秀的品格和三观以及真挚热情的性格,可以说徐志摩的优秀与他的父亲也是息息相关。

徐志摩的优秀也离不开他对知识的渴求,他从小便在私塾读书,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在十四岁的时候进入了杭州府中学堂学习,同时还发表了好几篇论文,这在他这个年纪显得更加耀眼

辛亥革命之后,徐志摩又进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学习深造,同时拜梁启超为师,攻读各国语言,辗转美国、英国各地学习。为他之后在文学领域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第2张

少年徐志摩

追求浪漫而梦幻的爱情,饱受诟病

《再别康桥》这首诗人们认为徐志摩最经典的一样作品,被广为流传。这首《再别康桥》处处流露出了徐志摩对往昔在英国求学时候的留恋之情,感叹岁月的流失,全文像极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在英国求学期间是徐志摩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徐志摩开始思考自己,开始写新诗,从此徐志摩以一个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坛。另外他在求学期间遇上了让他为之疯狂和痴迷的女人——林徽因。

当徐志摩看到林徽因的第一眼就已经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林徽因,之后徐志摩对林徽因展开强烈的追求,这也是人们厌恶徐志摩的一点,因为当时徐志摩已经有了妻子和孩子,但他不顾妻子和孩子对林徽因展开追求,后来因为林徽因的父亲的干涉,把林徽因带回国想要断开两人的联系。

独自站在康桥上的徐志摩思绪万千,就如同他在诗句中所说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满满的写着对林徽因的爱恋思念之情。当徐志摩31岁时重新站在康桥上,回想起当年的自己,那个纯情的少年大胆对爱恋着的人吐露自己的心迹,就把自己比作是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他甘心做一条水草。当然《再别康桥》并不是讲的爱情,而是当时的徐志摩回到英国,却没有一个英国朋友在身边,只有熟悉的康桥还在那,于是感慨万千,在乘船回国的途中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

林徽因面对颇具才华的徐志摩说一点都不动心那是假的,但是由于当时林,梁的两家长辈早就把林徽因和梁启超的儿子看成一对,又因为徐志摩是已有妻子的人,林徽因本就不想破坏别人的感情,所以林徽因终究是没有选择徐志摩。

徐志摩可能还有人认为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反抗包办婚姻没有错,但受害者却只有张幼仪,怀着身孕却遭到丈夫的背叛,在徐志摩不顾一切追求自己心中所想的时候,却抛弃了他的担当和责任。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第3张

林徽因

悲剧的原因——新老思想的对抗

归根结底,出现在徐志摩身上的这种感情状况,一反面是当时社会仍然由传统封建思想占据主导位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就是旧社会的包办婚姻,但是受过西方教育的徐志摩充满了自由的思想,新思想提倡的自由,民主,科学与旧社会的传统封建思想形成的强烈对抗在徐志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就注定了他感情上的悲剧,一边是无法忍受的包办婚姻,一边是追求自由的恋爱,但不得不说的是徐志摩在追求这些自由的时候抛弃了责任,将道德至于底层,从这就看出了他的偏激,他也曾经这么说自己:

我的心灵的活动是冲动性的,简直可以说痉挛性的。

我觉得这句话形容他自己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是一个极端追求本心,忽略道德枷锁的人。

在这之后他又和陆小曼结婚,在激情退却后也是感到了爱情的破灭,细看徐志摩的感情,就是不断冲破旧社会婚姻枷锁的真实写照。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第4张

陆小曼和徐志摩

徐志摩与文学

虽说徐志摩的感情一直让人诟病,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做出的贡献也是无法让人忽视的,他不仅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还在散文等领域颇有建树,作为一个唯美主义作家,徐志摩一直刻意追求的散文的独特韵味。从英国回来不久的徐志摩在北京创立了新月俱乐部,新月派的名字就是出自泰戈尔的《新月集》。

徐志摩在新月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创作与新月派的发展密切相关,他的创作充分体现的新月派的鲜明特点。

徐志摩的诗歌是中国现代新诗唯美追求的开端,他刻意追求完美的形式,自觉地进行了新诗形式的试验和创新,对新诗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果说闻一多为新诗格律化奠定了理论基石,那么徐志摩则提供了艺术范本。

徐志摩的诗歌是五四以后辩证审视传统的结果。徐志摩把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西洋诗歌的精华揉和在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他的诗歌柔美、流丽、清亮、缥缈的风格。并且在新诗音乐性的建立上,徐志摩不断的尝试摸索,他认为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了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一首诗的秘密就是它的内涵的音节的匀整的流动。他的这些关于诗歌音乐性的观念对于“三美”原则的局限性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也影响了他之后的戴望舒等诗人的诗歌创作。

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再别康桥全文拼音  第5张

总而言之,对于徐志摩这个人来说,人们对于他的评价有好有坏,不可否认的是,在徐志摩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时刻不忘关切着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亡,徐志摩仿佛将他那个时代的痕迹烙印在了自己身上,我们能从他的身上看到新老文化的碰撞,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等等。所以,你怎么评价徐志摩呢?

END

我是齐水,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的账号#齐水说#